臺北市
24°
( 27° / 22° )
氣象
2025-05-02 | 台灣好報

小時候地震留下的記憶(外一篇)/劉光軍

小時候地震留下的記憶(外一篇)/劉光軍

劉光軍

1966年3月8日,我六歲。有一天我正在大街上我家南屋的北牆根下,和一群人圍著看“打洋襪子”。看得正入神的時候,忽然感到一陣頭暈,接著就看到南屋頂上的“攔馬”牆劇烈地搖晃了起來,同時還伴隨著“空框空框”的響聲。這時候,不知誰喊了一聲:“地震了!”大家便一哄而散,四處亂跑。我飛快地跑回家裏,就聽見鐵門吊了叮噹亂響,跑進屋裏見屋頂上的電燈泡左右搖擺,幅度很大。這時候才看到母親從里間屋跑出來,她看見我,就一把拉住往外就跑,一邊跑母親還一邊大聲嚷我:“你這個窮孩子,怎麼不往外跑,還朝屋裏鑽!”當我再次來到大街上的時候,才看到很多的左鄰右舍,也亂紛紛從家裏跑了出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驚魂未定的神色。大聲交談著剛才所發生的事情,亂糟糟的,什麼也聽不清。這時候才感覺到,地震已經停止了,大家懸著的一顆心,才慢慢放了下來。

這件事後,在家是不敢呆了,大家就湊在一起商量,在“一隊大郭連”找一個比較寬闊的地方,搭建了一些“半陰半陽”臨時棚子。白天的時候在家裏,晚上睡覺都去棚子裏。就算是這樣,每天還是提心吊膽,擔驚受怕。

到了二十二號這一天,我和母親正在家裏拿東西,忽然看見電燈泡又搖擺了起來,門吊了又是一陣亂響,我們趕快從屋裏跑出來,就看見東“杈子”一陣亂搖,椽和檁也忽啦啦直往下落,滿院子塵土飛揚,場面十分恐怖。經過這一嚇,我們連白天也不敢再回家了。

後來,上面傳來消息,說是邢臺是地震中心,那裏倒塌了很多的房屋,還造成了人員傷亡。再後來,四川汶川地震的時候,我們這裏雖然遠隔千裏,但也感到了輕微的震動。但是,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心理陰影卻久久不能消除。每說到它,都會有一種談虎色變感覺。

注釋:
杈子:本地方言,是指缺少一面或幾面的破舊危房。
大郭連:本地方言,只帶有圍牆的大片閒置土地。

◆“老黿坑”中捉泥鰍
三歲那年夏天發大水,大水淹沒了許多的農田和村莊,很幸運沒有傷到一個人。村裏的人們都平平安安地轉移到了村中地勢較高的那十幾戶人家裏去了,總算躲過了這場天災。

幾天後大水退去了,道路田地都露了出來。只是在上面留下了一層厚厚的黃泥巴。我知道那是隨大水從西邊沖下來的。人們忙著清理村莊裏的道路和鋪滿淤泥的農田。莊稼都保不住了,還得搶時間去播種一些生育期較短的作物和蔬菜。人們這個忙啊,就不用說了。可再忙也都是那些大人們的事,我們這些五六歲的孩子可不管那個。那時候的孩子玩的時間特別多,也不大愛上學,整天跑得不見人影。這會兒水退了,大人們又顧不上管理,就更是不沾家門了。

我們村的北面不遠就是小沙河,平時不流水。這次發大水淹沒了河道,這幾天河道兩邊的荒地才露了出來,水是看不到了,可到處都鋪滿了一尺多厚的淤泥。也就是這片泥灘,我們叫這裏作“老黿坑”,這會這裏成了我們玩耍的樂園。我們的“頭兒”是個女孩,叫銀秀。她告訴我們說,在淤泥裏有好多的泥鰍。我們一聽就炸了,逼著她領我們去捉,她答應了,要我們每人帶上一個洗面盆兒。泥鰍是啥樣子誰也不知道,我們才不管那些呢,只覺得好玩、新奇。

我們五六個小夥伴全都光著身子,跑到了那一大片淤泥地裏。河灘地上,一個人影也沒有,正好讓我們幾個可著勁兒的撒歡。大家一擁而上,跑進了淤泥裏,

卻不知怎麼樣才能抓到泥鰍。正在大夥兒不知所措的時候,忽然就聽到銀秀叫了起來,原來她已經抓到了一條泥鰍,喊我們過去看。我們就爭著擠了過去,就看見有一條像小蛇一樣的東西在她的盆裏轉圈子,銀秀說這就是泥鰍,不是蛇。要我們每個人都用手去摸摸。可我們都被它的樣子給嚇住了,不敢伸手。銀秀急了:“怕啥呀,這不是長蟲,不咬人的!”可我還是不敢去碰它一下。這時候有一個膽子稍大一點的夥伴用手摸了一下,那東西就“滋溜兒”一下轉了一圈,好快啊。大家覺得很好玩,好奇心便占了上風,就爭著搶著把手伸進盆裏,看著泥鰍嚇得在盆裏亂竄亂轉,我們都開心死了。

接著,大家便開始嘗試著自己去抓了。在泥地裏瞎折騰了好大一會兒,卻連個泥鰍的影子也沒看到。泥巴卻糊得滿頭滿臉,再看銀秀的盆盆裏,已經有七八條了。她看著我們一個個跟個泥猴子一樣在泥地裏瞎忙活,就一邊笑著,一邊教我們怎樣才能夠找到泥鰍。她叫我們看她手指的地方,我們就一個個斜起身子瞪大眼珠子去看,可是也沒看到有什麼呀。只是看到在泥巴上面有一個小窟窿眼兒。銀秀說:“看見這個小窟窿眼兒了嗎?這下就保准有泥鰍。”就在大家半信半疑發呆的時候,她快速地把手插進了泥巴裏,再拔出的時候來,手裏已經抓著了一條滑不溜秋的大泥鰍。這一下我們都信了,便分頭去找那些神秘的小窟窿眼兒去了。

我剛一轉身,便發現了一個小窟窿,不由得心裏砰砰直跳,又緊張又興奮,還有點害怕。我壯起膽子學著銀秀的樣子一把抓下去,一下子就覺得有一條滑溜溜的東西被我抓住了。我甭提有多高興了,便大聲喊他們過來看。誰知道就在我把手從泥裏拔出來的一霎那,那東西卻嗞溜兒一下逃掉了,真的好滑溜,很難抓在手裏的。銀秀看見了,就又大聲告訴我們說:“泥鰍身上有泥,特別滑溜,抓住了就要抓緊,越緊越好。”果然,按照她教的方法,不大一會兒,我就抓了四五條。

那時候太小,不知道為什麼小窟窿眼兒下一定就有泥鰍。後來才知道,那個小窟窿眼兒其實就是泥鰍的呼吸孔。它也和別的動物一樣需要呼吸氧氣,它們雖然身子藏在淤泥裏,但還是要留下一個讓它們在劫難逃的小窟窿。再看看現實生活,也的確像是個大泥澤,生活中有的人就像是泥澤中的泥鰍,不管你有多滑溜,也得為自己留一個小小的“出氣孔”。否則,你一定會被沉重的生活負擔所窒息。而這些為了保命的小窟窿眼兒,有時竟也會成為了你要命的漏洞。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