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5-03 | 台灣好報

長榮航空讓愛起飛!捐贈220萬早療資源 伴慢飛天使勇敢成長

長榮航空讓愛起飛!捐贈220萬早療資源 伴慢飛天使勇敢成長

【記者 王苡蘋╱綜合 報導】長榮航空自2023年起推動「讓我伴你飛─兒童早期療育關注支持計畫」,今年邁入第三年,3日與伊甸基金會、心路基金會於台北市立動物園舉辦「2025伴飛公益日」,並宣布捐贈兩台早療服務車與220萬元資源,協助優化教室設備,擴大偏鄉療育服務。活動邀請慢飛天使及家庭共遊,結合趣味闖關與親子互動,激發孩子學習與探索能力,展現企業長期關懷與實踐社會責任的溫暖行動。


長榮航空讓愛起飛!捐贈220萬早療資源 伴慢飛天使勇敢成長
▲長榮航空「讓我伴你飛─伴飛公益日」活動,由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後排右五)、伊甸基金會何天元副執行長(後排右四)及心路基金會王宜慧副執行長(後排左四)共同主持,長榮航空陳耀銘發言人(後排右三)、王振興副總經理(後排左三)、邱崇禹協理(後排右二)以及劉嘉文協理(後排左二)一同共襄盛舉,陪伴慢飛天使們度過愉快的時光。
長榮航空讓愛起飛!捐贈220萬早療資源 伴慢飛天使勇敢成長
▲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左二)代表長榮航空捐贈1台早療服務車及協助早療教室修繕予心路基金會,心路基金會王宜慧副執行長(右二)特別致贈感謝狀,感謝長榮航空成為慢飛天使最堅強的後盾。

長榮航空以愛為翼,積極響應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與《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持續深耕發展遲緩兒童的療育需求,今年更將計劃升級,在今(3)日攜手伊甸基金會及心路基金會,於台北市立動物園一起舉行「2025長榮航空讓我伴你飛─伴飛公益日」,由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伊甸基金會何天元副執行長及心路基金會王宜慧副執行長共同主持,長榮航空也宣布捐贈兩台早療服務車予兩家基金會,並協助早療教室的優化翻修,捐贈金額達220萬元,期能以實際行動號召更多人參與,為慢飛天使譜寫美好未來。


長榮航空讓愛起飛!捐贈220萬早療資源 伴慢飛天使勇敢成長
▲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陪伴慢飛天使們參觀無尾熊館以及參加闖關遊戲,現場歡笑聲不斷!

2025年長榮航空「讓我伴你飛」兒童早期療育關注支持計劃,自今年4月開始在企業內部發起募款活動,也以社工視角拍攝兩支紀錄片,帶領社會大眾深入台灣鄉鎮角落,一起關注偏鄉早療的現況,此外更首度走出室內場域,舉辦「2025長榮航空讓我伴你飛─伴飛公益日」,由熱心的長榮航空志工帶領著慢飛天使及其家庭,同時號召長榮航空全體員工踴躍參與,一同陪伴慢飛天使們走訪台北市立動物園,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戶外療育活動,透過精心的活動設計,以趣味闖關結合親子互動,讓慢飛天使們在探索動物及遊戲的過程中激發好奇心,並學習融入環境,也增進了孩子與父母間的緊密連結。


長榮航空讓愛起飛!捐贈220萬早療資源 伴慢飛天使勇敢成長
▲▼「讓我伴你飛─伴飛公益日」活動特別邀請「大樹哥哥」、「櫻花姐姐」帶來精彩的活力健身操,為活動注入滿滿能量!


長榮航空讓愛起飛!捐贈220萬早療資源 伴慢飛天使勇敢成長


長榮航空讓愛起飛!捐贈220萬早療資源 伴慢飛天使勇敢成長
▲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中)、伊甸基金會何天元副執行長(右)以及心路基金會王宜慧副執行長(左),未來將持續攜手,深耕發展遲緩兒童的療育需求。

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表示:「長榮航空『讓我伴你飛』關注兒童早期療育計劃正式邁入第三年,很敬佩伊甸基金會、心路基金會長期為慢飛天使的付出,長榮航空也以實際行動繼續支持,除了捐贈早療服務車,讓社工和職能治療師能夠深入鄉鎮各角落,服務需要接受早期療育的孩子外,也協助伊甸基金會與心路基金會的早療教室進行優化翻修,提供更完善的教學環境,當然也很高興從內部同仁的反饋中,發現大家都十分支持公司舉辦的公益活動,非常樂意為兒童健康與福祉共同努力,將關愛化為實際行動,為長榮航空注入更多能量陪伴這群慢飛天使們成長茁壯。」


長榮航空讓愛起飛!捐贈220萬早療資源 伴慢飛天使勇敢成長
▲伴飛公益日活動除了邀請慢飛家庭參加,也號召長榮航空ESG志工隊踴躍參與,一同陪伴慢飛天使們走訪動物園,留下美好回憶!
長榮航空讓愛起飛!捐贈220萬早療資源 伴慢飛天使勇敢成長
▲長榮航空持續呼籲社會各界重視發展遲緩孩童的需求,用溫暖與關懷為每位慢飛天使鋪築一條充滿光亮的成長之路。

長榮航空長期關懷社會公益,並秉持企業社會責任精神,為民間單位或基金會等相關慈善活動盡一份心力。「讓我伴你飛」是長榮航空由內而外積極倡議兒童早療的實際作為,這三年來,長榮航空不僅將資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更匯聚無數社會愛心的力量,未來長榮航空也將持續與同仁用行動陪伴慢飛天使,更期盼能拋磚引玉,呼籲社會各界重視發展遲緩孩童的需求,用溫暖與關懷為每位慢飛天使鋪築一條充滿光亮的成長之路。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