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藝與精神雙重傳承 「兩岸學子敬狀元」文化活動舉行

【本報大陸新聞中心 報導】5月10日,「學子丹心 • 連枝共建」臺江區第七屆「兩岸學子敬狀元」文化活動,在福建福州上下杭拉開帷幕,近百名兩岸學子感受省級非遺項目陳文龍信仰的民俗特色和百年洪家茶紅茶製作技藝的創新性融合。
陳文龍36歲時狀元及第,是南宋名臣、儒將和民族英雄。他為官清廉,愛國愛民,深得民心。臺江曾有一條尚書廟道,直通塢尾尚書廟,廟中供奉著水部尚書陳文龍。在塢尾尚書廟附近,住著一戶洪姓人家,每年在陳文龍的誕辰日及殉國紀念日,都會組織學子到尚書廟祭拜,以求功名,後來慢慢演化為「學子敬狀元」民俗活動。
活動現場,原創情景劇《忠義文龍》再現了狀元公陳文龍的鐵血丹心;歌曲演唱《惟有丹衷天地知》帶著觀眾領略陳文龍忠貞不渝、以身報國的情懷。此外,兩岸青年歌手攜手合作演唱了原創主題歌曲《臺江故事》,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兩岸學子在司儀引導下走過三通橋,伸手輕觸橋頭高懸的粽子。
文藝表演結束後,兩岸學子在司儀引導下走過三通橋,伸手輕觸橋頭高懸的粽子,有序前往萬壽尚書廟,欣賞百年洪家茶茶道表演。隨後,兩岸學子接過狀元茶,向狀元公陳文龍行三獻禮。學子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活動深切感受到狀元文化的深厚底蘊,這激勵著他們傳承先輩智慧,以更加積極的心態迎接人生的重要挑戰。
一位臺灣學子剛過完18歲生日,馬上迎來自己人生新的大關,他感覺通過三通橋就是打開新的大門,在今後自己人生的道路上,以狀元公為榜樣努力學習。
當天下午,兩岸學子還將從龍嶺頂出發,一路經過關帝廟、三眼古井等地,最終抵達大廟山山頂。他們跨過登高石,放飛象徵著夢想和祝福的氣球。

▲兩岸學子放飛象徵著夢想和祝福的氣球。
據悉,本次活動為期五天,以「五大篇章 • 三場聯動」架構展開,通過「鐘鳴啟禮——茗香三敬——鑼喧啟程——非遺承韻——雲端破圈」的活動脈絡,構建起陳文龍文化從歷史喚醒到當代傳承的完整敘事鏈。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通過深度挖掘臺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色,邀請兩岸人才融合非遺、古厝文化、情景劇表演、民俗展示、互動體驗等不同表現形式,創新兼具文化厚度與青春活力的新型非遺體驗,搭建兩岸人才交流平臺,推動地區文化名片從符號化走向體驗化,形成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可持續文化影響力,實現技藝與精神的雙重傳承。(照片記者賴品心翻攝)
最新生活新聞
-
-
嘉市府衛生局長照面向獲衛福部獲100分滿分肯定 全台第一
(18 分鐘前) -
台南優質水果進軍北台灣CitySuper通路 台南市長黃偉哲大力推薦送禮首選
(23 分鐘前) -
阿里山山葵「下山」有挑戰 育苗智能溫室啟用添助力
(24 分鐘前) -
彰化兒童藝術節 6/27起員林演藝廳登場
(2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