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1°
( 34° / 26° )
氣象
2025-05-16 | 台灣好報

花長出了骨頭:一位包子詩人的生活詩篇/丁倩

花長出了骨頭:一位包子詩人的生活詩篇/丁倩

丁倩

祝聲滿巷喜盈堂,
王味飄香聚親朋。
红火蒸籠藏歲月,
林裡傳馨醒遠客。
包中熱氣融心意,
子代相承守藝魂。
铺面今朝開氣象,
開業納福慶乾坤。
張燈結彩迎貴賓。

她把詩揉進麵團裡,
在凌晨三點的蒸氣裡醒來。
鹹魚配飯的日子太長,
長到她把苦澀熬成了香氣,
包子一個個,從掌心誕生,
像是命運給她的試煉,也給她的出口。

她叫王紅林,
命運多舛,卻從未低頭。
兩歲時被抱養,
長大後教過書,也教會了自己:
「人生不是選擇題,是長跑。」

她初來乍到台灣,
放下教鞭,語言不通、文化不熟,
她在夜市擺攤,賣包包、服裝、滷味、鞋子,
學會用雙手打拼,也學會了用沉默承受思鄉。
直到走進肉包店打工,
從和麵、發酵、包餡、蒸煮,一步步學起,
把自己煉成一團溫熱的堅持。

婆婆臥病,她來台;
丈夫失業,她出門;
癌症來襲,她轉身——
頂讓店面,放下蒸籠,
捧起筆,把病房裡的靜默與痛,寫成詩。

花長出了骨頭,
是她給自己生命的命名。
她說:「我路過花,路過影子,
路過空氣裡壓扁的盛開,
看見花,也看見它的骨頭。」
那不是脆弱,是堅韌。

她的詩,不在高堂講壇,
而是在素辣豆干的包子裡,
在手指留下麵粉的紋理裡。
「你吃我的包子,會有情緒;
你讀我的詩,會有味道。」
她這樣說,眼神像是蒸氣籠裡的一抹光。

她說:「我把詩寫進包子裡,
包子就有了靈魂;
我把包子寫進詩裡,
詩也有了氣息。」
她不只是做包子的人,
也是把悲歡煮熟、把生活品嚐的人。

紅林包子舖,就開在中和巷口,
小小的,卻有大大的堅持。
老麵揉新麵,手勁帶著湖北的鄉音,
素包、肉包、豆漿,一樣樣都像她的人生——
純手工、不添加、無懼風霜。

誰說生活不能詩意?
她把生活寫進詩裡,
又把詩蒸進生活中。
風霜來了,她不怨天,
只說:「春燕會回來,我等著。」

病癒之後,她和兒子在三重再開第三家小店,
麵團裡揉進親情的默契,
蒸氣升起,是一家人不言苦的溫柔宣言。

如今,她站在屏幕前,
面對全國媒體的鏡頭,笑容燦爛。
從國文老師到詩人,
從媳婦、母親到老闆娘,
她用包子征服味蕾,
也用詩征服人心。
她說:「我很有成就感,
因為我沒有被命運煮爛,
我把它蒸成了香。」

她不只是包子店的老闆娘,
她是從鹹魚飯香裡走來的詩人,
是把人生擀成麵皮、包進靈魂的母親,
是許多遠嫁姊妹的希望,
是蒸籠裡那朵,
長出了骨頭的花。


花長出了骨頭:一位包子詩人的生活詩篇/丁倩
▲在一個個熱騰騰的肉包裡,揉進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每一道工序都藏著歲月的痕跡,是汗水與堅持交織出的溫度,更是她用生命醞釀出的滋味與信念!

(照片作者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