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詩與山海的約定 水金九詩歌節山城美館登場

【記者 周澄予/新北 報導】在東北角的山海之間,百合與芒花悄然綻放,礦脈沉睡、詩意甦醒。2025年春夏交界,「水金九詩歌節」再度啟程。這座曾燃燒鑛火、如今種下詩行的山城——九份,正迎來第四屆詩歌節。主題為:「鑛火熄,山礦吟——詩意共生的第三故鄉」,展期即日起至6月28日於山城美館展出,邀請所有曾走過、停留、生活於這片山海的人,一同以詩為筆,以心為紙,回應土地深處的記憶與靈光。
詩歌節:從土地出發,以集體詩意書寫地方願景
水金九詩歌節自2022年啟動,歷經四屆,逐步從文化徵件走向文化治理行動。今年共徵集超過百件來自各年齡層的詩作,包含國小學生、社區居民、旅人、藝術家與顧問詩人。詩句或書寫山城的霧、海的光、漁火與風聲,也有以童年、記憶與情感為經緯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再只停留於詩集,而是具體成為山城街角的一句話、一幅畫、一場展覽,回到人與土地的關係之中。這屆展覽特設「詩牆」、「聲景詩書」等參與區塊,邀請觀眾現場以紙筆、聲音或步行書寫回應,實踐「生活即創作」的詩歌行動。
Ilham Sanoon:來自斯里蘭卡的藝術詩人,細線書寫另一種詩
這屆詩歌節特別邀請來自斯里蘭卡的藝術家 Ilham Sanoon 作為駐村創作者與參展詩人。他以密實而靈動的黑白細線,勾勒出一幅幅關於土地、記憶與靈魂的抽象詩篇。Ilham 最初為資訊工程師,1997年即曾來台參與科技計畫,2015年起轉向藝術創作,開啟與世界的詩意對話。他說:「創作是我與土地和自己對話的方式,那些歷時數月的畫作,正是內在深層真實的發聲。」他於詩歌節展期內推出個展《與土地的對話》,並參與多場與學生共學的跨文化藝術課程,讓斯里蘭卡與台灣在詩意與視覺之間展開新的連結。Ilham 不僅是繪畫者,更是以線條詮釋詩、以圖像書寫思念的詩人。
山城美館:讓藝術落地,讓詩日常
「山城美館」為臺灣類博物館發展協會長期耕耘之文化場域,原在水湳洞近年搬至九份。目前山城美館基地建築物原為九份過往在地頭人起家厝,今已轉化為文化共創基地。「山城」象徵水金九地區礦山、霧嶺、漁港交織的地貌;「美館」則是一種信念:藝術與文化,不需遠求,它們原就深植在我們每日的生活裡。當你觀察一片雲、寫下心情、走過古道——那就是詩。那就是創作。山城美館以此精神打造「詩歌節」:不只展出,更邀請參與;不只是閱讀,更是共同書寫。從孩童的手繪詩,到詩人林煥彰、彭琉璃等顧問群的詞句導引,再到走讀活動的現場創作,整個展覽本身就是一首由群眾集體譜寫的「山城詩」。(照片:記者周澄予翻攝)
活動資訊
開放時間:每週三至週日 10:00–17:00
地點:山城美館(新北市瑞芳區輕便路117號之2)
最新生活新聞
-
-
彰化榮家感謝欣中天然氣公司致贈端節慰問金
(2 小時前) -
雲林榮服處端節粽香傳榮情 香包傳心意
(2 小時前) -
彰化榮服處防災教育訓練 強化人員應變能力
(2 小時前) -
臺東榮服處退除役官兵懇談會 結合企業職場體驗 強化交流提升服務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