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與科博館攜手合作 共創科研與科普新篇章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國立中山大學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啟兩大國家級機構的首度合作新篇章。未來,雙方將共同推動聯合課程、科普展覽共創、青年人才培育基地等多元合作模式,並承諾深化合作,攜手打造具國際視野的科教整合平台,促進科學知識的普及與應用,推動臺灣邁向科學知識全民共享的社會。
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指出,中山大學與科博館在標本收集、典藏借閱及海洋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研究方面長期合作密切,成果豐碩。雙方共同研究更揭示了引發海膽荒礁現象的關鍵物種「梅氏長海膽」實際包含端白長海膽、琉球長海膽及梅氏長海膽三個不同物種(https://e-info.org.tw/node/241091)。此研究成果已促使屏東縣政府規劃更完善的小琉球長海膽管理規範,進一步深化海洋生態保育工作。
李志鵬校長進一步表示,科博館是「國家十二項建設」中,文化建設項下,首座建設的國立科學博物館。成立以來,致力於自然史教育與科學推廣,每年參觀人數位居全臺灣博物館的第二名,僅次於國立故宮博物院,顯見科博館的優質展覽,深具吸引力,是公共教育的成功典範。科博館憑藉其深厚的自然史展示與科普教育經驗,與中山大學在理工、海洋及人文社會領域的教研能量相得益彰。雙方期待透過此次合作,推動更多跨領域創新研究,並建立兼具實務與理論的教學與人才培育模式,共同促進科學知識的普及與應用。
科博館館長黃文山則強調,與中山大學的合作是館校攜手的創新典範,不僅促進科研成果的社會應用,亦拓展教育資源的多元發展。雙方期待透過跨領域研究與創新合作,建立兼具實務與理論的教學與人才培育模式,進一步提升科學教育的推廣效能。
此次合作象徵館校攜手的新典範,雙方將整合資源與專業優勢,在科學研究、人才培育及設施共享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科學知識的普及與應用,為臺灣科研與科普教育注入嶄新動能。(圖/記者王雯玲翻攝)
最新生活新聞
-
-
竹縣AIoT加速器續航第四屆 新創對接東南亞拓展國際鏈結
(5 小時前) -
第3屆「慢經濟學院」開訓 點亮地方青年新動能
(6 小時前) -
興達電廠3、4號機轉備用 環保局:未核發展延許可並要求如期除役立場不變
(6 小時前) -
2025/05/23 空氣品質說明(22:00)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