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2° )
氣象
2025-05-24 | 台灣好報

第27屆臺北文學獎頒獎!投稿橫跨10歲至92歲、來自全球 鍾凱元、沈眠、樊光耀等獲首獎肯定

第27屆臺北文學獎頒獎!投稿橫跨10歲至92歲、來自全球 鍾凱元、沈眠、樊光耀等獲首獎肯定

【記者 彭姿穎/台北 報導】第27屆臺北文學獎頒獎典禮盛大舉行,今年共頒發六大類獎項及文學年金獎助計畫,合計24個獎項,投稿數更創下歷屆新高,高達1,823件。作品來自台灣本地及包括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日本、英美、加拿大、澳洲等地,展現華文創作的國際能量。本屆投稿者年齡橫跨10歲至92歲,身分涵蓋專職寫作者、上班族、表演藝術工作者、退休人士等,另有五位來自海外的非台籍得獎者,顯示臺北文學獎在國際華文圈的影響力。


第27屆臺北文學獎頒獎!投稿橫跨10歲至92歲、來自全球 鍾凱元、沈眠、樊光耀等獲首獎肯定
▲蔡詩萍局長代表致詞。

多元視角回應時代脈動 沈眠與林儀芸成雙料得主
本屆投稿作品內容豐富,主題聚焦當代社會議題與文化現象,包括網路語言、社交行為、世代記憶與城市日常,展現創作者對生活的深刻觀察與時代對話。其中,沈眠同時奪下現代詩首獎與文學年金入圍,林儀芸則獲得小說及散文兩類優等獎,成為本屆雙料得主。

臺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出席典禮時幽默表示:「雖然我自己沒得過臺北文學獎,但真誠祝賀今天的得主們,也希望未來能拿個『終身成就獎』。」他同時提及劇本首獎得主樊光耀的跨界表現,並談到自己年輕時與自由派學者胡佛、楊國樞等人的深刻交流,藉此呼應年金大獎《訪父記》的動人主題。評審代表羅智成則指出臺北文學獎在各地文學獎的與眾不同,臺北作為城市與國際化大都會,暗含著開闊視野與開闊胸襟,以包容、多元精神為指標。他認為文學是語文能力的巔峰表現形式。希望臺北文學獎繼續獲得社會各界與創作者的支持,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典故、膾炙人口的作品。


第27屆臺北文學獎頒獎!投稿橫跨10歲至92歲、來自全球 鍾凱元、沈眠、樊光耀等獲首獎肯定
▲評審代表羅智成致詞。

各類首獎得主出爐 書寫生命、城市與時代的交織
小說首獎|鍾凱元〈外星人〉
描述一個家庭的破裂與重組過程。故事圍繞著「我」與父親、母親之間的複雜關係展開,以「外星人」為比喻,探討人際間的疏離與不解。
散文首獎|陳群堯〈身體〉
透過描繪母親罹癌前後身體的變化,探討生命的脆弱與美好,也展現出對親情的深刻理解與珍惜。
現代詩首獎|沈眠〈緩慢電影〉
以「慢」為主題,呈現城市生活中的美學和夢幻憧憬,並且探索時間、情感與自然的交織。
古典詩首獎|黃絹文〈北城登樓〉
透過爬登高樓的階段,逐層推進,對內為自心的省思與挖掘,對外表達對都市繁華、人生孤獨與時光流逝的感慨。
舞臺劇本首獎|樊光耀〈亡心衝擊波〉
命名靈感來自經典漫畫,以男性配音員與女性心理師對話為主軸,深刻探討性、慾望、愛與療癒的心理交織,呈現現實與幻想邊界的戲劇張力。


第27屆臺北文學獎頒獎!投稿橫跨10歲至92歲、來自全球 鍾凱元、沈眠、樊光耀等獲首獎肯定
▲年金組評審代表胡金倫(右二)與得獎者合影。

年金計畫提案精彩紛呈 跨媒材跨文化書寫嶄露頭角
文學年金獎助計畫的三位入圍者:沈眠、洪碩鴻、張欣怡,分別提出融合公路旅行、Vtuber文化與香港水上人歷史的創作構想,展現強烈個人風格與社會觀察,計畫內容如下:

沈眠|詩集《公路電影》
從公路標誌中汲取靈感,將其轉化為詩意的表達,透過組詩的不同取材和面向,探索生命的旅程和心靈的啟示。
洪碩鴻|短篇小說集《遠方雷鳴》
內容探討Vtuber文化及粉絲心理,分析Vtuber的興衰及粉絲的情感投入,並指涉偶像文化與網路次文化的交織。
張欣怡|短篇小說集《九聲嘆》
以女性漁民的視角,揉合大量香港粵語,以及深入田野調查與細膩觀察的功力,自1970年代的香港漁業高峰期探悉至2024年,內涉香港「水上人」的生活、文化及逐漸消逝的歷史。


第27屆臺北文學獎頒獎!投稿橫跨10歲至92歲、來自全球 鍾凱元、沈眠、樊光耀等獲首獎肯定
▲蔡詩萍頒獎年金大獎得主瞿筱葳(由堂姊、作家瞿欣怡代領)

年金首獎由瞿筱葳獲得 書寫父親瞿海源的知識分子軌跡
第25屆文學年金寫作計畫為本次頒獎典禮最大獎項,由瞿筱葳以《訪父記–他的白髮,與我們的時代》奪下。作品以女兒的角度書寫自己的父親瞿海源,自1970年代以來深刻影響臺灣民主法治的重要學者,透過其個人視角重新追尋父輩一代的離散者落腳臺北的過程,也叩問臺灣民主路程中,一條由知識分子所走出來的大歷史支線。決審委員向陽認為,瞿筱葳作為傳主瞿海源的女兒,以其獨有的兒女視角重新追溯父親,是過去書寫臺灣民主發展史以來少見的一本;本作透過瞿海源作為代表或象徵,深刻書寫出臺灣在民主轉型的關鍵年代中,一群試圖扭轉臺灣政治知識分子的形象與身影。作品內容不僅好看,文中亦藏有諸多細節可令讀者稍作停頓與思考,期望將來還會有年輕讀者或其他族群透過閱讀本作,彷彿重新置身、參與到歷史之中,並持續去追尋更多的細節。

得獎作品公開刊載 全民共享臺北文學盛典
所有得獎作品已收錄於《成為一朵雲:第二十七屆臺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並於官網與臺北市文化局社群平台上公開閱讀。未來也將透過大眾運輸、廣播電視與劇場推廣等多元方式,與市民共讀,讓文學進入生活,走進城市每個角落。更多資訊請至臺北文學獎官網或臺北市文化局「設計臺北」粉絲專頁查詢。(照片: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