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處/陳振林

陳振林
那是一次朋友邀約的聚餐,我應約前往。
我按朋友發來的房號“長江廳”進入,服務員引我到宴席桌邊坐下。已另有客人先到,他們應該是朋友的朋友,我識得其中二人,一位是張先生,一位是劉女士。我擺手微笑示意,算是和他們打個招呼。桌子是個大圓桌,可以坐十人。朋友的客人也陸續到來,一一坐下。服務員拿來了瓜子花生,給大家倒上了茶。
大家吃著瓜子花生,喝著茶,開始天南地北地聊天,由彩票說到股票,由籃球說到足球,由學生說到醫生,你一句我一句,不時發出笑聲。一會,菜上桌子,大家正準備動筷,一位先生站立起來,對大家拱了拱手,笑著說:“對不住啦,我這時才發現坐錯了房號,我姓李,大家叫我老李就行。我的房間是‘黃河廳’,我得到我的房間去……”
“難怪我一個朋友都不認識哩。”他又笑著說。他大約六十多歲,頭髮梳理得整整齊齊。
大家都笑了起來,原來是“黃河廳”的老先生坐到了我們的餐桌。朋友也笑了:“難怪我也不認識李先生您,我以為是哪位朋友帶來的朋友。沒事啊,您就坐這兒一塊就餐。”朋友笑著挽留那位李老先生,大家也笑著說讓他不用離席。
“謝謝各位新朋友!我得去‘黃河廳’報到才行。”說著,李老先生走出了房間。
我們繼續喝酒吃菜,才過十多分鐘,李老先生端著酒杯回到了我們的宴席,他向我們敬酒,就像是老朋友一樣。李老先生灑脫地舉起舉杯,大聲地說:“何處不是朋友?何處不是宴席?來,大家乾杯!”
我們也舉起酒杯,和李老先生碰杯。碰杯了,李老先生要走,朋友叫住了他:“留下吧,留下吧……”李老先生也不推辭,便坐在了先前的座位。我們一桌人,又開始邊吃邊聊。宴席結束時,李老先生和我們一一握手道別,說:“我還得去‘黃河廳’,那是我們幾個老同學聚餐哩,他們正在罵我……”
我記得李老先生的樣子,向後梳理得整整齊齊的頭髮,筆直的身板,爽朗的笑聲。我更記住了他的兩句話:何處不是朋友?何處不是宴席?
是的啊,生命中有些必然,也會有些偶然。有人偶然闖入你的生活時,你不必驚訝;你如果無意誤入他人空間,不妨樂觀豁達。“誤入藕花深處”,或許會有“驚起一灘鷗鷺”的美好!
最新生活新聞
-
-
便利商店串聯全台募款!支持丹娜絲災區重建、為一個家庭撐起希望的屋簷!
(17 分鐘前) -
學校午餐改用可溯源履歷米!每公斤19.6元 農糧署補貼價差
(17 分鐘前) -
毛小孩也能吃在地!畜試所推國產牧草草粒飼料 打造健康飲食新選擇
(17 分鐘前) -
健康口號下的供應鏈震盪!可口可樂改用蔗糖 玉米農恐損失51億美元
(17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