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排灣48件文物遠從瑞典歸來了 朱宏恩鄉長接機感動落淚「像見到親人」

【記者 王苡蘋╱屏東 報導】由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典藏的百年排灣族四十八件文物,歷經跨國協作與長達三年的文化辨識與返還準備,今(17)日下午正式抵達屏東縣獅子鄉。鄉長朱宏恩表示,這不僅是文物的歸返,更是一段族人記憶的回家之旅,如同久別重逢的親人,雖然陌生,卻有血脈相連,讓後代子孫重新找回自我、歷史與尊嚴。

▲朱宏恩鄉長致詞
這批文物於今日上午6時45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朱宏恩親自前往接機。他說,當親眼見到屬於族人的文物重返台灣時,不禁眼淚奪眶而出,感嘆:「一百年了,終於看到『親人』了。」

▲屏東獅子鄉鄉長朱宏恩(右)前往桃園機場接機與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代表蘇菲亞(Sofia)(左)合影。

▲屏東獅子鄉接機團隊合影
文物完成報關與驗證手續後,由朱宏恩與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代表蘇菲亞(Sofia),全程押運護送,於下午4時50分抵達獅子鄉公所。鄉公所隨即於文物陳列館舉行「文物返鄉迎接儀式」,由朱宏恩及部落耆老接待,儀式中以牧師族語祈禱、青年樂舞表演,以及三位手持獵槍的勇士象徵「寧願以生命守護文物」的意志,共同迎接這歷史性的一刻。
這批返鄉文物包括雕刻品、頭飾、服飾與生活器具等,皆為20世紀初外籍人士來臺期間蒐藏,後典藏於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經文化鑑識研判,多數文物來自屏東地區排灣族群,尤其不少物件明確採集自南排灣各社群,具有高度文化意義與歷史價值。
迎接儀式於下午3時30分展開,由楓林長老教會童俊花牧師以族語進行祈福,為文物回家的旅程注入信仰與祝福;草埔青年會則帶來象徵文化延續的傳統樂舞,展現當代青年對族群記憶的承接與回應。朱宏恩表示:「這是文化回家的開始,也是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契機。」
他強調,獅子鄉作為這場百年文物返鄉展覽的主辦地,族人感到無比榮耀。這不只是一場展覽,更是一場文化行動,讓部落的耆老得以再次與文物與歷史對話,也讓年輕一代真正理解自身血脈與成長土地的意義。

▲完成迎接百年文物儀式,獅子鄉在朱宏恩鄉長邀請與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代表蘇菲亞、出席與會貴賓及鄉民們起舞同歡慶,百年文物歸來。
鄉公所指出,這次文物迎接儀式也為即將於10月初開展的《Kicacepeliw 從海那邊‧歡迎回家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典藏排灣族百年文物重返獅子鄉特展》揭開序幕。展覽將透過實體展出、導覽教育與影像紀錄,持續深化文物與當代部落之間的對話與文化共鳴。(圖︰記者王苡蘋攝)
最新生活新聞
-
-
雲林榮服處榮欣志工隊務會議 凝聚服務力量
(2 小時前) -
2025/09/02 空氣品質說明(22:00)
(2 小時前) -
孩童「筷子擋壽司」未取走!一票人怒了 壽司郎提3點防範
(3 小時前) -
麻豆新樓醫與南市消合辦多重外傷教育訓練 強化臨床應變能力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