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 台灣好報

![從廟會工人到返鄉青農 社會農場點燃新希望]()
▲基督教芥菜種會推動「青農孵育計畫」邁入周年,由青農團隊栽種的「花蓮26號丰稻稘燉飯米」,再度締造台灣西部種植佳績。(記者蘇峯毅攝)
![從廟會工人到返鄉青農 社會農場點燃新希望]()
▲聯采與芥菜種會共同推廣的「花蓮26號丰稻稘燉飯米」,在義式餐廳獲得高度評價,已有七成合作餐廳全面採用此米。(記者蘇峯毅攝)
![從廟會工人到返鄉青農 社會農場點燃新希望]()
▲Gino Pizza主廚於田野現場使用在地種植的燉飯米實現產地到餐桌的理念。(記者蘇峯毅攝)
![從廟會工人到返鄉青農 社會農場點燃新希望]()
▲君諾食品預計於2026年推出燉飯餐盒,並設置公益零錢箱,讓消費者參與支持青農計畫。(記者蘇峯毅攝)
從廟會工人到返鄉青農 社會農場點燃新希望

【記者 蘇峯毅/雲林 報導】面對雲林縣人口老化與青年外流困境,基督教芥菜種會推動「青農孵育計畫」,開創農業社會創新的新模式,並於計畫滿周年之際,在元長鄉舉辦成果展「粒上加力-新食力」,展示青年返鄉落地生根的成效。

▲基督教芥菜種會推動「青農孵育計畫」邁入周年,由青農團隊栽種的「花蓮26號丰稻稘燉飯米」,再度締造台灣西部種植佳績。(記者蘇峯毅攝)
計畫所培育的青農團隊,平均年齡僅22歲。他們在張育甄督導帶領下,不僅學會友善農法,更建立人生目標,展現農業與心理重建的雙重價值。
青農「芝麻」(化名)過去在全台搭設廟會舞台,生活作息顛倒。加入計畫後,他首次接觸友善耕作,坦言雖然辛苦,但更踏實、有成就感。他說:「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希望長在自己手上的土地裡。」

▲聯采與芥菜種會共同推廣的「花蓮26號丰稻稘燉飯米」,在義式餐廳獲得高度評價,已有七成合作餐廳全面採用此米。(記者蘇峯毅攝)
除了農業實作,團隊也將創意結合產業鏈。青農「小庭」(化名)擅長影像紀錄,他用鏡頭記錄耕作日常,也記錄心靈成長歷程。如今他已成為芥菜種會影像部正式員工,持續耕耘「影像與土地的信仰」。
芥菜種會強調「社會農場」概念,以農業為媒介結合助人與就業功能,讓土地成為青年的庇護與平台。執行長李肇家指出,該計畫已從單純農耕延伸到餐飲及零售市場,推動農產品多元化,強化產地到餐桌的產業鏈。

▲Gino Pizza主廚於田野現場使用在地種植的燉飯米實現產地到餐桌的理念。(記者蘇峯毅攝)
目前合作企業已涵蓋聯采企業、Gino Pizza君諾食品等。聯采與芥菜種會共同推廣的「花蓮26號丰稻稘燉飯米」,在義式餐廳獲得高度評價,已有七成合作餐廳全面採用此米。君諾食品更預計於2026年推出燉飯餐盒,並設置公益零錢箱,讓消費者參與支持青農計畫。

▲君諾食品預計於2026年推出燉飯餐盒,並設置公益零錢箱,讓消費者參與支持青農計畫。(記者蘇峯毅攝)
芥菜種會亦擴大服務能量,於雲林虎尾成立新據點,提供弱勢家庭更多陪伴與資源。同時也預計將元長耕作面積擴展至2公頃,深化地方創生,實現「農村×人才×永續×助人」的共好目標。
最新生活新聞
-
-
新版財劃法統籌分配款不如預期 楊文科力邀科技廠總公司登記於竹縣
(36 分鐘前) -
防治登革熱疫情擴大 陳其邁指示權管單位加強整頓守護市民健康
(38 分鐘前) -
科技人公益行善獻愛心 捐贈兒少保護專車攜手竹縣府協力守護兒少
(43 分鐘前) -
「秀筆鳳舞~陳秀鳳彩墨創作巡迴展」9/3起在國軍左營總醫院慈暉藝廊展出
(4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