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開心也是開心(外一篇)/劉光軍

劉光軍
和我家一牆之隔的鄰居是個地主,後來村裏執行了一條政策,要他們把自己的住宅和村裏最貧窮、房屋最破舊的貧下中農進行交換。也就是在這次運動中,我家的地主鄰居被舉家趕了出去,住進了村東頭的“家爺廟”。而原來住在這裏的那個全村最窮,孩子最多,還最懶不做活的那戶人家,成了我家的新鄰居。
這戶人家的主人叫錢自有,從這個名字中就不難看出,他父母的願望就是“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老婆漢子還隔著一張手”,這本來也是一種期望,而到了他這裏卻成了他“好吃懶做”的最好的詮釋。“自有,自有,不用幹活,一切自有”。結果是他爹娘死後,一丁點的窮家底也被他很快就霍霍的乾乾淨淨,天上不僅沒有掉下餡兒餅,還讓他三十好幾了也沒有娶上媳婦。孤身一人住進了“施家祠堂”,過上了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日子。俗話說“臭鹹魚也有翻身的時候”,這一年“四清”運動開始了,他一下子就成了村裏的重點活躍分子,窮苦的出身,成了他走紅的資本。就連平時看不起他的那些人,走個碰頭也是上趕著給他打招呼。雖然他身上穿的還是破破爛爛,但以前凹陷胸脯卻挺起來了,餓得發藍的眼珠也亮起來了。
人走運的時候,有時也會有些意想不到事情發生。有人上門給他說媳婦了。行情好了,連歪瓜裂棗也會變得值錢起來。沒過多久就把鄰村一個一只眼的老閨女娶了過來。不管怎麼說吧,總算是成了一個家。有了老婆,就不愁沒有孩子,不上幾年就生了四五個,有兒有女,煞是熱鬧。但凡事情大多是有得必有失,當“四清”運動過去了的時候,他也被打回了原形。由於和以前相比多了幾口人,他感覺日子比從前更加艱難了。
貧窮沒有變,破屋子沒有變,好吃懶做的惡性也沒有變。雖然在後來的另一場運動中得了些好處,和地主家互換了房子,有了一個相對好一點住房,一家老小也算是有了一個能夠遮風擋雨的居所,但貧窮仍然像一貼狗皮膏藥一樣牢牢地粘住他不放。
一家連大帶小六七口人合蓋著一條破破爛爛的被子,大人依然衣不蔽體,小孩子乾脆就不穿衣服,以至於都八九歲了還是赤條條的,幾個女孩也不例外。一天到晚,鍋灶是冷的,米缸是空的。尤其到了春天,最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一樹洋槐花就成了他們用來充饑的乾糧。實在是餓的沒有辦法了,他就和老婆商量著出去討飯,可又怕別人知道了笑話,只好早出晚歸,來來去去都和黃花魚一樣溜著邊走。縱然是這樣,他還是沒有忘了他小時候在村裏“秧歌隊”學過的“落子戲”。每到夏天的晚上,他討飯回來,一家解了燃眉之急,便會在院子裏鋪上一領破竹席,一家老小橫七豎八的往上面一躺,就感覺像在天堂一樣滿足。每當到了這時候,他的“落子戲”“借髢髢”都會隔著院牆飄過來,供我免費欣賞。尤其是這幾句“……門樓高,門樓低,碰壞了俺的花髢髢。紅老鼠,綠老鼠,出哩哩哩出哩哩哩,咬壞了俺的花髢髢……”讓我至今不忘。這時候,我都會有一種莫名的羡慕嫉妒恨,心裏默默的說,我怎麼就沒有他怎麼開心快樂呢?
◆不可思議的“巧合”
昔時,有戲班子到鄉下串村唱戲。其中有一出戲是評劇《拾萬金》又名《大上吊》《砸經堂》《李翠蓮盤道》。村裏人記不住,就順嘴稱之為“李翠蓮上吊”。
戲劇的內容並不複雜,劇情荒誕離奇,很適合老百姓的口味兒。故事源於《西遊記》,後經藝人改編成戲劇《李翠蓮盤道》。由餘衽波、張德禮首演於冀東農村。
戲的大概內容是: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裏,有一個叫劉全的村民,他家裏很窮,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艱難生活。後來他娶了鄰村的李翠蓮為妻。李翠蓮信佛,樂善好施。經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
在唐僧西天取經路過該村時,她就把娘家配送的唯一一件金釵佈施給了唐僧師徒,唐僧讓豬八戒去典當,以換取一些盤川路費。誰知事由巧不巧,他偏又恰恰當在了劉全的手中。劉全因認出是自家之物,於是便起了疑心,懷疑妻子與唐僧有私。遂怒氣衝天地跑回到家裏,連夜搗毀了佛堂,不由分說便威逼翠蓮自盡。
是夜翠蓮上吊,卻被其兒女找來的鄰人劉三解救。與此同時,閻王正差使小鬼劉龍、張醜去捉一個叫張翠蓮的魂魄,誰知途中二鬼貪酒誤事,竟丟失了拘魂牌,誤打誤撞循著哭聲來到了李翠蓮家裏,並暗中引誘、幫助李翠蓮二次上吊身死。其中有一個片段十分詭異,讓人細思極恐。就在李翠蓮猶豫不決之時,二鬼便在她耳邊言道:“上吊好,上吊好,上吊能在娘懷坐,上吊能穿大紅襖……”當李翠蓮手執麻繩,卻因夠不到房梁而犯愁時,便有一只席簍子無緣無故地滾到了她的腳下,當她把雙腳踏上去的時候,這個本來連一斤重量都很難支撐的器具,竟支撐住了她的整個身軀。當時,村民們每當看到這裏的時候,都會覺得渾身汗毛直豎,後脊樑溝冒涼氣。這倒也是正常,可偏偏有一個村子就不正常,出現了一些匪夷所思的靈異事件。
要說這個村子有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冀東小村。平時安安靜靜,村民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過著與世無爭太太平平日子。村裏偶爾有人去世,也都是一些上了年紀或一些久病不愈的老人,很少有年輕人橫遭不測。誰知道自從有一天戲班子進村演了這出“李翠蓮上吊”,第二天便有一個年輕的婦女毫無徵兆的上吊死了。剛開始的時候,人們因為是一時的巧合,根本就沒有多想。誰知道,當戲班子第二次到村裏演這一出戲時候,村裏接著又死了一個年輕的女人。這時候就有人開始懷疑了,懷疑這些人的死和所唱的曲目有關,但還是沒有重視,只是村裏有一些人自己感到疑惑而已。但是,當這樣的事情接二連三的出現以後,人們才感到了恐怖,覺得這件事情蹊蹺而且詭異。於是村裏決定,禁止戲班子在本村上演“李翠蓮上吊”這出戲。說也奇怪,罷演“李翠蓮上吊”以後,無論再演什麼戲,都是平平安安的,再也沒有年輕的婦女意外死亡的事情發生了。對於這件事情,後來有人分析說,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一種心理暗示。說是巧合,一次兩次三次可以,四次五……這也未免有點太巧合了吧。要說“心理暗示”,那為什麼只有這個村子裏的人會受到這種暗示,還都是和戲中的李翠蓮年紀相仿的年輕婦女。而在別的村就沒有了這種暗示嗎?這個世界上,無法解釋的事情好多好多,它不僅存在,還時有發生,而這些無法做出合理解釋的奇異事件,只能用靈異兩個字來解釋了。
最新生活新聞
-
-
風災後關懷不間斷 嘉義榮服處實地關懷慰問榮民眷
(6 小時前) -
2025/08/15 空氣品質說明(22:00)
(6 小時前) -
台塑攜長庚科大 深耕社區健康15年
(6 小時前) -
何博文結合罷團竹縣開講 林思銘辦說明會籲反罷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