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士肝膽勵後人/夏俊山

夏俊山
都說南京是“火爐”城市,炎炎夏日,我在南京的感覺卻不是天熱。
這一天,晴空無雲,熱浪陣陣,很多人都躲在室內享受空調。我是遊客,路過南京,自然不願呆在室內。
去哪里呢?去無梁殿吧。
無梁殿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靈穀公園內,是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磚砌拱券結構殿宇。據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掃葺無梁殿記》載,該殿創建於明洪武年間。嘉慶(1796~1820年)間、道光十一年(1831年)均曾修葺。太平天國時,靈穀寺內建築均毀於兵火,僅剩寺內供奉無量壽佛的無量殿得以倖存。該殿採用磚砌拱券結構、不設木梁,故又稱“無梁殿”。
1928年,國民政府在靈穀寺舊址上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以慰忠魂”。無梁殿作為墓前享殿,名曰“正氣堂”。來到無梁殿的時候,天藍雲白,風止樹靜,熱得我渾身是汗。然而,當我走進大殿,只覺一股寒氣撲面而來。這股寒氣不像來自空調,而是來自自然的空間。細看殿內,陰森森、黑黢黢,加之遊客寥寥,我有如進入墳墓一般,從心裏感到涼颼颼的。
無梁殿的構建,類似陝北的窯洞,只不過更加宏大和精緻。殿門有門額,上匾“無梁殿”;下匾“辛亥革命蠟像館”,為陳立夫所題。無梁殿東西長50米,南北寬34米,殿頂為重簷九脊,上蓋灰黑色筒瓦,正脊上豎有三個喇嘛塔。殿內正北面砌有三個拱形法圈,分別內嵌一塊黑框石碑。據同行者介紹,正中的石碑上原刻張靜江題寫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之靈位”,西側石碑上原刻蔣介石書寫的北伐誓師詞,東側石碑上原刻陳國富書寫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祭文。1949年之後,這三塊石碑上的碑文題刻都被磨平,1981年整修時分別被改刻為“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中華民國國歌》和《國父遺囑》。
讓我感到震撼的是殿內四壁。有陽光從大殿東側高置的窗戶傾瀉下來,窗櫺將其分割為條條光柱,借助這道道光柱,我看到殿內嵌有110塊編號的太湖青石碑,上刻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名單,共33224人。其中,第1至第61碑,刻1926年至1930年間陣亡的北伐將士名錄;第62至第67碑,刻1932年1月至4月間在淞滬戰場抗日陣亡的第十九路軍將士名錄;第68至第110碑,刻1931年9月至11933年5月間在華北抗日陣亡的將士名錄。
抗日戰爭是全民族參與的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戰爭,共產黨人和國民黨人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無梁殿內,33224人的名字讓我的心一陣陣發熱,不,是發燙,幾句詩也脫口而出:“猶聞壯士聲聲吼,拋卻頭顱衛國門。一寸山河一寸血,壯士肝膽勵後人。”
夏日,在南京的感覺不是天熱,而是感到心頭的熱血在奔湧。
最新生活新聞
-
-
迷因「不可以色色」柴犬Pon離世 網友不捨:去天堂可以色色了
(19 分鐘前) -
CoCo也中鏢!「這幾家」手搖飲驗出大腸桿菌 最高超標62倍
(19 分鐘前) -
氣象署預警明起「磁暴來襲」長達24小時 可能發生狀況一次看
(19 分鐘前) -
獻給豐原及山城的禮物! 中市府斥資6.2億元打造、在地期待14年運動中心9/1啟用
(2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