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8-20 | 台灣好報

三百篇以後/丁倩

三百篇以後/丁倩

丁倩

從一月到八月,時光像翻過的報紙,一頁又一頁。
轉眼之間,我已經寫下了三百篇文章。
有的是新聞,有的是評論,有的則是散文詩。
無論形式如何,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每一篇,都帶著我的心跳與呼吸,
帶著我走過三十一年台灣歲月的痕跡。

記者的生活,奔波是日常。
每一場記者會,都留下我忙碌的身影;
相機的快門聲、錄音筆的顫動,
記錄著最真實的一刻。
我帶著群眾的疑問,直面官員,
因為我知道,這是記者的責任——
替沉默的人說話,替無聲的人發問。

我喜歡和最平凡的人交朋友。
市場裡的攤販、工地上的工人、
夜裡接單的計程車司機、遠離故鄉的外籍看護……
他們或許不被世人注意,
卻是真正支撐社會的脊梁。
我用最樸實的語言,寫下他們的心聲。
有時是委屈,有時是堅韌,
每一個字都飽含人情的重量。

新聞的背後,也有不為人知的辛酸。
重大事件發生時,我和同仁常常熬夜到凌晨,
不斷核對資料,只為在第一時間
將最準確的消息送到讀者眼前。
假日裡,家人的笑聲在餐桌上響起,
而我卻常常缺席。
有愧疚,也有心酸,
但更多的是一種心安——
因為這條路,是我選擇的。

我不是冷漠的旁觀者。
我有血有肉,有眼淚,有憤怒。
當有人被詐騙集團坑騙,
當家庭在絕望中瓦解,
我的筆尖會帶著怒火,
毫不猶豫地揭露真相。
因為新聞不是裝飾,
它應該是利劍,
為天下不平之事討回公道。

八月初,我回到故鄉福州。
在海青荟的現場,
與兩岸新聞界的前輩和同仁交流,
我心裡湧起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三十一年前,我離開家鄉,
在台灣用文字走過酸甜苦辣;
如今再度回到榕城,
我才驚覺,新聞不僅是職業,
更是我與這片土地、這段時代的緊緊相連。

三百篇,不是終點。
它像是一座里程碑,提醒我回望,
也像是一道門,推開了新的開始。
未來的日子,我仍會繼續提筆,
用文字去記錄、去追問、去守護。
因為我相信——
新聞不只是冷冰冰的消息,
它是鮮活的生命,是時代的呼吸,
更是人心最深處的那一點溫度與力量!

(照片翻攝示意圖)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