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日行/居曉年

居曉年
孫女開學前還空著幾天,兒子踩下油門,方向盤一轉,載著我們全家駛向浙江。我和老伴陪著孫女,說走就走,沒有半點拖泥帶水。
八月十三日,清晨微亮。行李塞滿後備箱,車門“嘭”地關上,車輪碾過鳳城的街道,一頭紮進高速公路。窗外風景掠過田野、山丘、城鎮。三個多小時,車輪不停轉動,浙江的界碑躍入眼簾。山路開始纏繞,車子向上攀爬,最終停在半山腰一棟民宿門前。我們卸下行李,推開木門,落腳在山間。
剛喘勻一口氣,腳步便不由自主邁向莫幹山江南瑤塢風景度假區。山間小路串起景點,吃的攤子、玩的鋪子擠滿路旁。兒子指著高處:“喏,索道、飛車、漂流,丫頭肯定喜歡。”孫女眼睛“唰”地亮起來,拍著小手。我和老伴交換眼神,我胸口壓著高血壓、冠心病這兩塊石頭。兒子拍拍我肩膀:“試試吧爸,沒事,就當體驗。”
坐上“雲端飛車”的起點。工作人員扣緊安全扣。家人挨個滑出,身影變小,笑聲散在風裏。輪到我,心懸到嗓子眼。車子被推出,慣性帶著下滑一小段,“哐當!”一聲悶響,車身撞停路邊護欄。汗珠立刻爬滿額頭,心臟“咚咚咚”撞著胸口,像要掙脫出來。我解開扣子,手腳並用爬下車廂,雙腳踩實山路。抬頭望望前方蜿蜒的下坡路,心一橫,邁開腿,沿著車道邊緣匆匆往下走。陽光穿過樹葉縫隙砸在背上,蟬鳴灌滿耳朵。走了兩千多米,才看見終點等候的家人。
十三日到十六日,我們的腳印疊在莫幹山的竹林石階,踩過江南瑤塢的溪邊卵石,探入愛神穀彌漫水汽的峽谷,磨過莫幹山鎮光滑的青石板路,穿過杭州運河喧鬧的拱宸橋,踱進杭州博物館幽深的展廳,繞著西湖水波拍打的蘇堤白堤,駐足在刻著“日中不再戰”的石碑前,最後在南潯古鎮小橋流水的倒影裏停步。攏共九處地方,塞滿了三天光陰。
孫女的笑聲一路最響,十歲的小學生,專挑那些帶點心跳的專案下手。我和老伴早過六十,頭髮花白,骨頭縫裏透出謹慎。高空專案懸著心,腳底發虛。為了陪家人,硬著頭皮也得上。
“天空之橋”橫在兩百多米高空,連接兩座山峰。透明玻璃橋面映著藍天白雲,也照出腳下深谷。風推著橋身,腳底晃悠。我和老伴互相攙著胳膊,屏住呼吸,眼睛死死釘住前方橋頭的鐵架,不敢下瞟一寸。雙腳一寸一寸往前挪,像踩在棉花上。行至半山腰橋段,一個穿著攝影馬甲的人舉著相機喊住我倆:“老師傅!免費拍照!不要錢!就站那腳印標誌上!”聽見“免費”兩字,老夫妻猶豫一下,點點頭。我單獨站定,僵硬地擠出一點笑。哢嚓一聲。又和老伴緊挨著,哢嚓第二聲。走到橋盡頭,正要下橋,另一個同樣穿馬甲的人攔住我,手裏拿著剛列印出來的照片,嵌在塑膠相框裏:“老師傅,照片放大帶框了,一張三十,兩張六十。”我愣住,看看照片上自己緊張的臉,又看看那人。老伴扯扯我袖子。我沉默幾秒,掏出手機掃了他胸前的二維碼,捏著那兩張並不想要的“紀念品”離開。
頭天住民宿的記憶尤為深刻。天黑透時抵達,山路擰成麻花,車燈劈開濃重的夜色。兒子雙手緊握方向盤,指節發白,精神繃成滿弓的弦。我和老伴坐在後排,後背緊貼座椅,閉緊嘴巴,眼神不敢亂瞟,生怕一絲聲響分散他的注意力。白晝黑夜走這樣的盤山路,都是頭一遭。車輪貼著山崖盤繞,拐過一個又一個急彎,引擎低吼。不知過了多久,車燈終於照亮了民宿的招牌,兒子緩緩將車停穩,全家人才算松了那口氣。
浙江三日,身心鬆開了些,玩得也算盡興。膽子練出一點薄繭——至少敢上橋,敢嘗試。教訓也刻下一條清晰的痕:免費後面常跟著看不見的鉤子,眼睛得擦亮,心腸得硬點。
浙江之行撞開了一扇窗。莫幹山披著綠袍聳立眼前,瑤塢索道載著尖叫和笑聲滑行山谷,愛神穀瀑布跌落深潭濺起水霧,莫幹山鎮的老房子蹲在石板路邊曬太陽,運河吞吐著笨重的貨船攪動渾水,博物館蹲守在玻璃櫃裏守著千年時光,西湖水不停拍打蘇堤石岸揉碎柳影,“日中不再戰”石碑刻下誓言紮根土地,南潯古鎮的小橋流水枕著白牆黑瓦的人家。這些畫面,還在眼皮底下不停地打轉,混著山風的味道、流水的聲響、還有那六十塊錢換來的兩張照片帶來的複雜滋味。
最新生活新聞
-
-
雲林榮服處長照專題教育訓練 強化衛政體系橫向聯繫
(7 小時前) -
台南老爺行旅「台灣鯛·魚你有約」美食節開跑 鲜美滋味盡在這
(7 小時前) -
南臺科大與基隆商工簽署MOU!合推技職教育AI轉型×跨域創新人才
(7 小時前) -
基層服務暖心!高市表揚特優暨資深里長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