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藝術的浪漫邂逅/張勇

——觀話劇《南陽關》及躬耕藝術節有感
張勇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2025年南陽躬耕藝術節以21部涵蓋話劇、音樂劇、戲曲的劇碼矩陣,構建起青年藝術人才孵化的“南陽模式”,這也是南陽闊步走向世界的文化藝術宣言書,此刻以《南陽關》為代表的中國戲劇IP打上南陽元素的印跡閃耀著新時代獨特的光芒。
南陽的歷史,活在當下老百姓的口頭上;南陽的故事,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南陽的英雄,文獻資料也有記載,寄託著人民的憧憬和嚮往。現在,人民史觀才是真正主流的社情民意。淅川吳浩雨認為:“《南陽關》的誕生,同其他藝術作品一樣,承載著地域歷史文化和當地人民的情感脈絡。由小說到戲曲,由戲曲到話劇,《南陽關》闡釋著南陽人的‘千年孤獨’。”可謂一語中的。
以《南陽關》等為代表的躬耕藝術節就是一部以省域副中心城市南陽全面、科學、可持續蓬勃發展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為支撐點,以絢爛多彩的本地化政治生態、地理人文、歷史掌故、民俗文化資源為橋樑和紐帶,以存在主義、歷史主義、文化詩學等現代、後現代思潮和天馬行空的藝術想像力為翅膀,由中外編劇、導演以及全國幾十家著名高等學府等專業的戲劇藝術社團共同連袂打造與表演的一部史詩級話劇巨作!
歷史與現實的變奏。話劇《南陽關》不僅是南陽的一部重要戲劇作品,也是南陽文化的一個縮影。南陽,這片充滿詩意的土地,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靈感源泉。她曾經在詩經《蒹葭》裏躍動,曾經在漢代文人五言詩中穿梭,也曾經流淌在李白“白水繞東城”叮咚叮咚的詩意叩問中。《詩經·周南》部分的10首詩篇,大部分描繪了南陽地區的風土人情,尤其是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例如《漢廣》這首詩,描述了一位青年樵夫對漢江邊美麗女子的愛慕之情,充滿了南陽的民間風情。作為詩經首篇的《關雎》,已來源於南陽,引領一個時代的創作,而建立在對它解讀基礎上的《詩大序》奠定了中國詩歌理論的基礎。
從《詩經》到現代話劇,《南陽關》承載了南陽太多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承載了南陽人太多的人文理想色彩,也承載了更多藝術創新的“躬耕”精神。如今,經過《南陽關》演繹一場南陽歷史與現實在記憶深處相遇、碰撞,共同引領我們進入這隋唐之交的風雲激蕩中。
正如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國家劇協副主席陳湧泉在躬耕藝術節致辭中所言:“南陽作為戲劇大市,是曲劇、大調曲、三弦書和宛梆的發源地,文化底蘊深厚。躬耕藝術節以“躬耕精神”為內核,通過戲劇資源整合、創新培養模式,構建了‘資金支持+院線聯動+導師指導’的全鏈條孵化平臺,為中國戲劇事業發展做出了新的探索,必將成為全國戲劇活動的重要IP。”藝術創新才是文化生生不息的動力之源,是南陽人敢為天下先的文化自信和意識自覺。
這是南陽文化藝術界的一次壯舉,為期10天的躬耕藝術節舉辦的大劇場、小劇場藝術活動,在南陽大劇院是一次集中展演,是一場聲勢浩大的藝術饕餮盛宴,必將惠及南陽及熱愛劇場藝術的國內外各種專業群體和個人,其團結的幾十家國內高校專業戲劇社團必將產生極大的仿效效應。
對位式的敘事技法。話劇《南陽關》打破時空界限,以“老南陽”和“小南陽”的角色錯位,形成了對位式的敘事結構,貫穿全劇構成首尾對照、映襯,獨白、旁白、對白的穿插,豐富了情節內容,深化了故事內核,讓一個古老久遠的故事煥發出新的蓬勃之藝術生命力。
傳統藝術與現代表現手法也是一種對位式的審美訴求,既對照又渾融,對比鮮明,刻畫了複雜的人物形象,豐富了藝術的審美空間。古裝、兵器、臉譜與角色融為一體,豐富的武打場面和高超的武術動作更是傳統戲曲的藝術特徵,話劇《南陽關》不僅保留了傳統戲曲的精髓,聲、光、電、音效互相配合,結合現代舞臺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更注重融入現代戲劇的表現手法,全方位無死角打造出一場跨文化表演的視聽盛宴。這種創新的表達方式,使得這部劇既有傳統歷史文化內涵的厚重感,又具有現代品味的多重審美維度與觀賞價值。
國際視野與本土情懷的對位式審視視角。話劇《南陽關》不僅在國內引起了廣泛關注,還計畫進行全國乃至海外巡演。作為一部以南陽為背景的作品,該劇的創作團隊對南陽文化有著深厚的情感。專案發起人和總監制柳亞刀表示,他一直有一個夙願,想做一部和南陽有關的作品,而《南陽關》正是他的心血之作。從《詩經》中的南陽愛情到現代話劇中的南陽英雄,南陽的文化魅力在不斷延續和拓展。
浪漫藝術之邂逅。對有著千年積澱的歷史文化名城南陽而言,在某種意義上,話劇《南陽關》也是一次藝術的浪漫邂逅。從南陽走出去的詩人、編劇和導演柳亞刀相遇演員、導演與曾任法國巴黎高等戲劇學院院長的丹尼爾·梅斯吉什,未嘗不是一次浪漫邂逅;朱利安·哲拉斯和柳亞刀共同編劇的《南陽關》,是歷史和現實的變奏,更是一次跨越千年曆史、跨越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浪漫邂逅;法國浪漫主義、存在主義、荒誕派藝術和南陽深厚之歷史文化資源、文化詩學的碰撞,激起的層層波濤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擴散,這就是我們文化高度自信的一次最生動、最鮮明的展現,這又未嘗不是一場最為浪漫的藝術邂逅。
跨越中法之間的萬裏關山明月、穿越不同文化審美傳統和超越國籍不同之藝術流派,在話劇《南陽關》中,就這樣被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隱藏在現代文明核心地帶的南陽正以藝術創新的姿態躍身而出熠熠生輝,照徹每個南陽人的心底,照亮南陽文化藝術的燦爛星空!
《南陽關》點燃的是傳統的引信,綻放的是話劇七彩的光芒。伍建章、伍雲召這些悲劇英雄人物,已經深入人心根深蒂固,難以顛覆改變,仔細考量起來總覺得欠缺些什麼,而伍登身上則被賦予平民的身份,仙風道骨、行俠仗義、仗劍走天下,賦予了更多理想的色彩,這才是被泥土、綠植和藍天餵養的伍登們,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心聲,這才是歷史真正的主人,這才是《南陽關》真正的主角,讓我們以全新的姿態去擁抱一個屬於人民群眾的《南陽關》,讓其活在植根於現實與歷史交融的永恆藝術生命體中。
最新生活新聞
-
-
調解程序漏洞恐釀不動產爭議 專家籲強化驗證機制(地政士林瑞明專欄)
(33 分鐘前) -
各地炎熱午後雷陣雨 桃園以北留意38度高溫
(36 分鐘前) -
颱風致食材價格上揚 學校午餐補助請領放寬
(38 分鐘前) -
賀蘭山的「岩壁精靈」穿「登山鞋」還能倒退剎車的岩羊
(3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