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鈞拒賄留佳話/夏俊山

夏俊山
民國時期,韓國鈞(1857年-1942年)曾兩度主政江蘇,他不但是著名抗日英烈,多年為官,他還給我們留下不少拒賄佳話。
一
1879年,韓國鈞中舉。1894年之後,正當壯年的韓國鈞在河南接連做了五個縣的縣官。
韓國鈞做官的第一站,是在河南鎮平縣。赴任之處,他就召齊手下的師爺、衙役等所有的辦事人員,恭恭敬敬地向他們施禮。韓國鈞的這一舉動,讓大家感到意外:從古至今都是下屬拜見縣太爺,哪縣太爺先向屬下施禮拜見的道理?一時間,大家都表示:“不敢、不敢。”
韓國鈞呢,一字一句給眾人講了一番道理:“我韓國鈞到鎮平做官,那是要為民做主的。‘廉潔奉公,清貧自守’是我的信條。諸位此後跟著我做事,肯定是要吃苦的,覺得會對不住你們。所以我要拜託各位,給你們施禮。”
廉潔自守,韓國鈞說到做到。當時,鄰縣的有一位縣官貪汙受賄,硬是將一件命案審成冤案,苦主上告,上司便抽派了韓國鈞等三名知縣在道臺衙門復審。那個貪官得知這個音訊之後,就暗中托人來買通關節。
這一天,正當韓國鈞升堂審問案犯的當兒,身旁有人用茶盤獻上了蓋碗茶,茶碗之下,還壓著一張二指寬的小紙條,上面寫著:憑條取付官銀局紋銀一千兩。那名當差敬茶時又悄悄說了句:“這是道臺夫人獻給大人的茶。”
韓國鈞見此情景心知有異,於是面帶怒色將茶盤推開,叫自己手下侍候的人另外泡茶。接著公正地處理了這件命案,稟報上司,將那位和道臺夫人有親的貪官撤職查辦,平反了冤案。此後,“韓青天拒受賄賂”在該縣傳為佳話。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海安人高光甫、陸岱雲等還在講述韓國鈞的這件逸事。這則拒賄佳話雖然沒有寫進正史,但是,文史學者張力作了記錄,寫進了《河南做官的“韓青天”》一文。(參見2010年8月版《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海安卷》)
二
1902年,河南巡撫錫良委任韓國鈞為河北礦務局總辦、河南交涉局會辦,專門與英國福公司辦理交涉。
此前,在北京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河南豫豐公司商董吳式釗和福公司代表羅沙第正式簽訂了《河南開礦制鐵以及轉運各色礦產章程》。韓國鈞的任務就是根據這個《章程》,與英國福公司進行交涉。
為了有效地遏制了英國福公司修築道清鐵路,開辦哲美森廠的侵略野心,竭力維護國家民族利益,從1902年4月至1905年5月,前後有三年多時間,韓國鈞多次與福公司交涉,?“其中經歷可驚可駭之波瀾,不可數計”。(見韓國鈞《永憶錄》1941年出版)
在與福公司交涉的過程中,最重要一次是修築道清鐵路和劃定福公司礦界。根據《河南礦務章程》第十七條,修築道清鐵路,福公司必須向中國政府購買土地。
福公司想方設法,打通關節,想購得廉價的土地,而土地如何定價,韓國鈞是關鍵人物。在跟韓國鈞商談所購土地的價格時,福公司負責建築鐵路的工程師柯瑞私下提出:土地只要讓一點價,福公司就可以每畝地給韓國鈞五角錢小費,這樣,“按畝數合計,可以得到四萬元。”4萬大樣是個不小的數目,但韓國鈞不為所動,他當即回答柯瑞:“韓某非圖賄者,汝以賄行,淺之乎視餘矣!”
柯瑞滿面羞慚,但不肯認輸,仍然糾纏不休,要求讓價。韓國鈞據理力爭,急得柯瑞向英駐京公使求助。韓國鈞堅持原則,始終不肯讓步。結果,道清鐵路議定的價格要比京漢鐵路“為昂”。鐵路築成後,福公司繼任工程師甘竇勒一直抱怨沒占到便宜。
韓國鈞在與福公司辦理交涉時,拒絕賄賂,表現出色,連他的對手——福公司也大為敬佩,以至1905年韓國鈞調離河南後,“每至歲首,福公司西人皆來電道賀,十年如一日,非我族類,其心亦何嘗異哉”。由於韓國鈞與英國福公司交涉礦務有功,曾受到清政府嘉獎。(參見《近代河南經濟史》。蘇全有,李長印,王守謙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版)
古語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做人要不屈從、有骨氣,能堅持自己的觀點。韓國鈞堅守原則和人格,不受賄賂拉攏,保持自己的氣節與清白,無疑是舊時代“不可奪志”的楷模。
三
1923年(民國12年),韓國鈞的夫人在南京病逝。
韓國鈞宦海40年,納妾乃至涉足歡場的機會那是太多了,但韓國鈞始終堅持操守,平生不二色,深得世人好評。他與夫人王氏長期相守,感情很深。陳毅在《悼韓紫翁》詩中有詩句雲:“相逢地下開顏笑,模範夫妻萬古昭。”在陳毅眼中,韓國鈞與王氏是一對模範夫妻。據說,王氏操持內政,溫和恭謹,大江南北,極有賢聲。
夫人病逝於南京時,在江蘇省省長任上的韓國鈞老淚縱橫,泣不成聲,低吟道“霜雪頭上多,投老歸謀成自罔;衙齋鈐尾罷,退閑溫話更何人?”在夫人王氏遺像的兩側,韓國鈞書寫了一副挽聯:“不因空屋寧淡佛,尚未歸田苦憶君”。可見韓國鈞對夫人的感情之深。
魂歸故里,安葬於家鄉,這是海安民間的傳統。夫人去世後,靈柩運回海安,要路過姜堰。姜堰商會的幾位富商得知韓國鈞省長伉儷情深,如今要路過姜堰,並且在姜堰停留休息,於是決定要為韓夫人舉行路祭。
姜堰商會“特委托一家飯店代辦祭席。看熱鬧的人很多,某家飯店廚師辦了一桌全素席,燒的、炒的、煨的、燉的幾十樣,每樣都是一個不同動物的形狀,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裏遊的,活靈活現。如季花魚就是用豆腐皮包素雞做的,就像真的一樣。這桌菜雖然不曾動筷子,可姜堰飯菜的名聲卻傳開來了。”(見1990年10月版《姜堰古鎮風情錄》第147頁)。
姜堰商會辦的全素席可以說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但韓國鈞一行“不曾動筷子”,也許在韓國鈞眼中,一桌美食也是“行賄”,他拒絕了。這件事在姜堰傳為美談,徐楓等撰寫文章,本意是介紹姜堰古鎮的美食,筆者卻從中看到了韓國鈞“以廉為美,以貪為恥”的人生態度,看到他“風吹雲動星不動,水漲船高岸不移”,乾淨做事,清白做人高風亮節。
最新生活新聞
-
-
樂智同行、憶路共伴 竹市失智症月系列活動5大主題9月溫馨展開
(31 分鐘前) -
臺北客家教育中心成果發表「來藝客I Hakka」將登場
(34 分鐘前) -
北市府:長照替代率達85% 籲衛福部收回指責
(40 分鐘前) -
女神曾菀婷寧夏夜市現蹤!超潮神器解放雙手
(4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