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族語文化親子夏令營 沉浸式體驗學習六大族群文化魅力

【記者 宋祥霖/高雄 報導】各個族群的小朋友身穿族服,站上台有自信的吟唱族語歌、跳著傳統舞步,就像是一場小小聯合豐年祭。 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於8月25日至27日舉辦的「114年度族語文化兒童親子夏令營」,一連兩天精實的文化族語課程,由語推計畫人員及族語老師們擔任文化講師及隊輔,總共超過100位孩子報名,最後一天27日於高雄市空中大學舉辦學習成果展,孩子們與家長們身著各族群傳統服飾手牽著手圍舞,原民會主委阿布斯也牽起手同歡樂,阿美族吟唱歌聲與鼓聲迴盪整個會場,氣氛相當歡樂!
本次為第三屆辦理的都會區親子族語營隊,共吸引105位學員及陪同家長參與。今年新增卑南族營隊,學員們分別以阿美、布農、排灣、魯凱、泰雅及卑南六個族群分成六組營隊,在為期三天的營隊中學習族語與文化,課程安排各族群傳統文化祭典、DIY手作活動與傳統舞蹈及歌謠傳唱,從中體驗各自族群的文化及沉靜式的族語學習。阿美營隊以盛大的豐年祭 ilisin為主題,讓學員透過吟唱、舞蹈體驗凝聚部落的喜悅氛圍;排灣營隊則重現傳統婚禮下聘儀式(paukuz),理解禮俗中蘊含的尊重與倫理。布農營隊安排學習進倉祭((andaza),同時動手製作竹蜻蜓(pilapila),在祭儀與童玩中體會祖先智慧。魯凱營隊則聚焦於慶豐年( kalabecengane),學習部落共同慶賀收成的文化意義;泰雅營隊專注於傳統紋路( patas) 的認識,透過紋面的意義認識,能夠了解泰雅族成年禮儀的文化意涵。而卑南營隊帶領學員學習海祭 (mulaliyaban)的意涵,感謝祖先將小米帶入族中,並親手編織花環(emupidr dra aputr),象徵希望與祝福。
參與過前兩屆族語夏令營的阿美族學童昌欣晨說,這是他第三次參加族語夏令營,已學習過阿美族及魯凱族文化,想學習更多不同族群文化,今年報名卑南族營隊最令他印象深刻的課程是製作卑南族花環,課程很有趣也學習卑南族語,明年會想繼續參加要報名排灣族營隊,希望能夠學習不同族群的語言文化。第一次參加阿美營隊的家長提到,透過曾經參與過夏令營的朋友邀約報名,覺得原民會辦理的很不錯課程很好玩,親子共同學習做阿美族項鍊及傳統彈弓,小朋友期待明年可以繼續參加夏令營。卑南族文化老師陳大豪Langkuy表示,教學中發現都會區孩子對自己的文化與歌謠是非常陌生的,與部落孩子身在文化環境中成長比較,都會區族人明顯與自身母體文化相隔遙遠,學習上較困難,作為都會區族人有義務讓孩子們回歸、尋找並學習原住民文化。
高雄市原民會主委阿布斯表示,看到孩子們站上舞台、自信地踏出舞步、唱出族語歌謠,展現三天的學習成果及各族群文化特色,內心非常感動!這不僅是一次營隊的結束,更是族語與文化在下一代心中發芽的重要時刻。
今年族語夏令營課程特別以TAKAO豐潮文化節主題,規劃共六大族群營隊,將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及歌謠舞蹈傳承給下一代,尤其在都會區族人的文化學習與傳承,許多在都市成長的原住民孩子,少了部落生活的洗禮,往往與傳統文化有些距離,但卻展現出努力找回根、尋回族群認同的使命感,這樣的努力更值得我們加倍鼓勵與支持!未來將持續推動族語復振與文化教育,並創造更多元、有趣的學習機會,讓高雄成為族群共融、文化多元的典範城市。(圖:記者宋祥霖翻攝)
最新生活新聞
-
臺北客家教育中心成果發表「來藝客I Hakka」將登場
(14 分鐘前) -
北市府:長照替代率達85% 籲衛福部收回指責
(20 分鐘前) -
女神曾菀婷寧夏夜市現蹤!超潮神器解放雙手
(25 分鐘前) -
生產、生活、生態、生命 中科管理局打造四生共榮國際化優質園區創造低碳永續新典範
(26 分鐘前) -
能源脫鉤下的中美新戰略版圖/魯云湘
(3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