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卷溢香歷史悠長/安寧

安寧
展卷溢香,中國歷史這幅畫卷展開的一瞬間,金燦燦的光芒讓人眼前一亮。那一幕幕從前,輝煌了整個時代,如今安靜地書寫在丹青之上,靜謐安詳卻又傾注了魔法一般,寥寥數筆卻是璀璨奪目光芒萬丈!
收到這兩冊書的時候,我看了又看,價格不菲,卻輕薄的如兩把扇子,僅僅是屈指可數的幾頁而已,仿佛輕輕一扇便能把歷史的從前寫盡完全。但,破開包裝看到文字的那一刻,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再不似那把輕薄的扇子,那是千金難得的畫卷,看得我愛不釋手,如癡如醉。每一處文字似乎都是從歷史中走出的一幀幀畫面,五味雜陳崢嶸了歲月絢爛了韶光。
三字經中有言“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唯一經”,金銀財帛尚有花光之時,知識文化卻可永世傳承研習。所以我致力於購買紙質書籍,希望子孫後代能看完我看過的每一本書。
書上說現代人類起源於20萬年前的東非,但古猿從四腳爬行進化到兩腳獨立行走卻是在300萬年前的今天。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舊石器時代,一步步文明在進化,像河中出淤泥待綻開的花苞,亭亭玉立安詳寧寂。歷史的車轍深邃斑駁,是文明留下的刻骨印記,距今約1萬年前文明進入了新石器時代。我們的先祖在廣袤的河谷和平原之上開墾土地播種耕種,因血緣關係居住在一起,這也是早期聚落的出現。
中華上下五千年,史前時期便是從“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開始的。“自羲農,至皇帝,號三皇,居上世”。“倉頡造字”應該是中國對文字最早的記載了吧。倉頡乃是史前三皇時期黃帝的史官,先以結繩計數,後以鳥獸之蹤創造文字,被後世尊為“漢字始祖”“造字聖人”。史前文明輝煌耀眼,流傳至今的神話故事篇篇成為後世傳頌的文化瑰寶。“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後羿射日”“火神祝融”“水神共工”等等,我們珍其為寶藏,只是不夠,太少了,流傳下來的太少了,深深歎息為之遺憾。
那些散落在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遺跡,像是封印了的上古文明,無聲地屹立在天地間,細說著中國這條巨龍深邃可經天緯地,博大可威震九天。文明的伊始河姆渡文化便是始於西元前5000年。從河姆渡文化的幹欄式木構建築到半坡遺址的半地穴式圓形房屋,那是母系氏族時期仰紹文化的蹤跡。從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璧到龍山文化的黑陶,無不訴說著古時精巧的工藝承載著信仰與智慧。在石峁文化的石城裏看到大型人面石雕、大型陶鷹,在三星堆文化的青銅面具、青銅神樹,我們仿佛看到祭祀的塵煙嫋嫋升騰,聽到勞作的號樂渾厚回蕩。史前文明不僅構建了物質基礎,更孕育出早期的精神世界,為華夏文明奠定了最初的人文底色,似星漢般燦爛,若日月般盈光。
夏乃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結束了部落聯盟的局面,王朝政權閃耀登場。“大禹定九州”九州成了中國的代名詞,“九州思漢定雄夫,天下雄夫待一呼”。“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便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五帝之一。相傳大禹治水之時有一黃龍在洛水搖尾指路,有一玄龜背刻1至9數字序列。結構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陽數,四隅黑點為陰數。”夏禹悟透其中五行數術,也就是如今數獨中的口訣,射雕英雄傳中桃花島黃蓉最擅長的機關術法,神算子瑛姑一直研究的數術。夏禹參透其中奧秘制定了《洪範九疇》並把中國劃為九州。此圖稱為“洛書”。
“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商王朝的到來,文明似前進的巨龍騰空漫步,步步生蓮。甲骨文在商王朝是目前可以考證的最早王朝,也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古老且是比較成熟的一種文字。三皇之首“人文始祖”伏羲“仰者現象於天,俯者現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始作八卦稱之為“易”。而“文王拘而演周易”,隨著“封神演義”神話故事的家喻戶曉,商紂王的滅亡開啟了周朝的興盛。中國的閱兵是有史可鑒代代傳承的軍事儀式。“孟津觀兵”是武王伐紂,於孟津會盟八百諸侯,列陣黃河之畔進行的閱兵,也是中國歷史上記載最早的一次閱兵了。周朝的故事太多太多,文王拉車800步,周朝國祚800年。中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王朝便是周朝。紅顏禍水的故事,也是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僅為褒姒一笑,從此誤國,西周滅亡。“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 尚遊說”。周平王東遷絡邑,也就是今河南洛陽,歷史便開啟了新的輝煌一頁,東周與春秋戰國那是百家爭鳴,何其精彩,中國的思想文化領域空前繁榮。儒、道、法、墨諸子百家,盛況齊綻。被世人稱為“王禪老祖”千古奇人的鬼穀子名垂青史。
鬼穀子有名,鬼穀子的徒弟們一個個地更是榜上有名。縱橫家蘇秦與張儀。蘇秦,合縱抗秦,六國之相啊。張儀,秦相,以連橫之術破合縱之策。據電視劇所寫,張儀把曾救了自己的閨蜜羋月,也就是羋八子嫁入皇室,為了兌現自己許下的承諾,即便羋月那時已懷抱與他人的嬰孩,張儀說到做到。當然這不一定是真的。
軍事家孫臏與龐涓。《孫子兵法》赫赫有名,“孫子臏腳,兵法修列”孫臏與龐涓的恩怨情仇可不是一句能說完的,那是人性的惡,肉體的磨折,低谷陷入沼澤裏的救贖,才有了今日的孫子。大學時期在學校的圖書館裏曾看過一本書,書上說孫子祖上的祖墳風水極好,還有一棵蒼天大樹,一位高人路過曾歎曰,孫子家百年必出能人。果不其然,百年之期孫臏誕生,孫臏乃兵聖“孫武”的孫子,拜鬼穀子為師,同龐涓一起習兵法,出山入仕,攝職從政。天不遂人願,龐涓因嫉妒孫臏懼怕孫臏,行小人行跡害孫臏入獄被挖掉膝蓋骨終身殘疾。孫臏靠裝瘋賣傻終被師門小師妹千辛萬苦救出,修成眷戀大展鴻圖,留《孫子兵法》於世!
法家代表商鞅。“商鞅變法”那可中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改革之一,更是推動了中國從奴隸制徹底封建化,分封制崩潰,中央集權制登陸歷史舞臺的變法運動。其制度創新一直影響到漢唐王朝有兩千年之久。商鞅為變法獻身,車裂而亡,但歷史記住了他的名字,文明記下了他的名字,時代記錄了他的名字。
還有商業奇才呂不韋,戰國四大名將白起、李牧、王翦,西施的愛侶範蠡,毛遂自薦的毛遂等等,相傳均為鬼穀子的愛徒。鬼穀子有五百弟子,以謀略攪動天下風雲,不少成為中國歷史上令後世敬仰響噹噹的人物。
“岷江萬裏如龍走,滿腹長江一口開,更截石骨起離堆,分江入沱江倒回。”都江堰可謂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無壩引水水利工程,至今仍在發揮著巨大作用,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聽到都江堰三個字便令我震撼、自豪,滿心抑制不住地彭拜、敬仰。我們的先祖自古便智慧超群,並代代傳承。都江堰由戰國時期李冰主持修建,使得旱澇無常的成都平原一舉成為“天府之土”富饒之地。都江堰通過魚嘴分水,飛沙堰洩洪,寶瓶口引水三大主體工程實現了“四六分水”“二八分沙”穩定灌溉安全防洪。都江堰的四顆“定海神針”臥鐵更是一場跨越千年的時空接力,是中國人獨有的浪漫。“為喜灌壇河潤遠,恩波德水又更新。”
萬里長城始於戰國。隨著秦襄王遷九鼎,占王畿,東周滅亡,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春秋戰國時期退出歷史舞臺,赫赫有名的秦朝一統六國。雖只傳了二世,但“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秦始皇連接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這座世界文化遺產,軍事防禦工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秦始皇不僅僅是滅六國一統天下,還統一漢字、貨幣、度量衡,這是真正意義上把中國大一統的皇帝。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宮何等契闊輝煌,“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可惜了,被項羽一把火燒了三個月,付之一炬,史上再不見這神奇的瑰寶,留下的只有神話遺憾。對,秦王朝走到了盡頭,楚河漢界從此刻進歷史,精彩非常。象棋的棋盤上楚河漢界,紅黑對峙,爭奪那至高至大至廣的“九五”至尊 。那段歷史,有太多故事,每一段都精彩熠熠。才能未顯達時甘受胯下之辱的韓信,昔日圍捕項羽再如何也要網開一面,就是怕項羽背水一戰,破釜沉舟。四面楚歌,虞姬自刎,西楚霸王怎麼也不肯過江,青山不在,柴火難燃,項羽隨著他的軍隊戰亡在烏江堤岸。“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首漢高祖劉邦的漢詩,從此漢王朝開啟輝煌的歷史征程。漢朝國祚綿長,有409年之久,我中華56個民族中的漢族就是來源與此。修養生息,德治仁政,文景盛世視為各朝代明君的典範。張騫二次出使西域,從此絲綢之路開啟史歌級的篇章,燦爛奪目,精彩輝煌。司馬遷忍辱,後有《史記》著於世上,研習傳頌,堪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東漢末年分三國”,“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三國鼎立的時期來了。那段歷史太過精彩,煮酒論英雄,喝不盡的酒,數不盡的英雄,說不盡的事蹟,贊不盡的智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曲有誤周郎顧” 的周瑜,“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的劉備,“武財神” 關羽,“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曹操,還有還有,歷經千年,他們依舊似群星璀璨在星海,每一顆每一刻都耀眼奪目,讓人欽佩讚歎。東漢末年不僅僅是分了三國,這個時候佛教也傳入了漢王朝,那座白馬寺,便是特地為之所建,堪稱中國佛教的發源地,中國的第一座佛寺。“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曹植《白馬篇》裏的白馬是用來征戰沙場的,而白馬寺供養的兩匹白馬是用來馱著佛經傳教入漢的。漢朝的故事又何止於這些,東漢末年班固的《漢書》出世,蔡倫的造紙術面世,張衡的地動儀問世。我們的老祖宗啊,你們真的令我們無比自豪,哪怕時隔千年,時光荏苒,細數從前,你們依舊讓我們無上震撼。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極為頻繁的時期。曹丕纂漢建立曹魏,司馬氏專權建立西晉,八王之亂又何止亂了皇族,經濟破壞,民不聊生,天下難安。接踵而至的五胡亂華,中原北方進入十六國時期。“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南朝承自東晉,北朝承自十六國,隨著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一統天下,中國終於結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據的局面。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敦煌莫高窟壁畫開始鑿刻,這幅偉大的繪畫藝術品是絲綢之路上藝術與宗教交融的傑出代表,更是世界文化遺產,令人讚歎震撼。值得一提的小故事,中國古代史上有位最牛岳父名曰獨孤信,其三女跨越三朝為各朝皇后,他們的故事何其精彩,道不盡的南北朝,數不盡的風流人物。“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裏賴通波。若無水殿龍王事,共禹論功不較多。”隋煬帝楊廣奢靡暴虐,但京杭大運河的修建確是一件“罪在當下,功在千秋”的大事。“罪”在於八萬餘人的民脂民膏三千五百多裏,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條東西水系啊,四年便完工了。被奴役的人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功”在於京杭大運河為世界文化遺產,至今仍在運行。京杭一運通八荒,煙波浩渺世無雙。誒,可悲可歎可贊矣。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大唐盛世那是一幅絢燦極美的畫卷。詩歌鼎盛,人文薈萃,國力強盛,經濟繁榮,“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唐朝中國的國土面積空前的廣闊已達1251萬平方公里。盛世之下人人愛花,從唐王朝開始,便有品賞牡丹的習俗,清朝牡丹便成為中國的國花,雍容華貴,國色天香。“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女帝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統治的朝代,唐朝。曾看過一本書,書上說從南北朝起,此後一百年宮體詩的精骨多豔情,少氣魄。而初唐四傑的出世,一掃齊梁詩的萎靡浮華,保留了宮體詩的形美韻律,盡顯壯志氣概。像四個小娃娃走進黑洞洞的山洞,點了一根火把,從此這把火照亮了詩歌的世界,讓詩詞歌賦若紅日般耀眼美得不可替代。初唐的“王楊盧駱”,盛唐的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中唐的詩魔白居易,詩豪劉禹錫,晚唐的“溫李”。李白降世比杜甫早11年,比白居易早71年,這一場時空的對話像是詩壇大家傳承的交接棒,那個點燃詩壇的火把燃成了不滅神燈,奪目壯觀。杜甫雖小李白11歲但一生只見過李白三次,此後用一生懷念這位老大哥。白居易唐朝最長壽的詩人享年75歲,出生於李白辭世的第10年,杜甫辭世的第2年。白居易雖與前輩無緣相見,卻曾寫詩於墓前,寄哀思與遺憾。白居易應該很後悔沒早出生些時日吧,不過終究是接過了前輩們希冀的詩歌傳承重任,接著振興詩壇。
“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嗯,燕雲十六州便是在這個時候丟的,以至於每個有血性的宋人都把其收復作為己任。燕雲十六州也就現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經歷了宋,契丹人的遼,女真族的金,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攻克大都燕雲十六州才重新納入明朝版圖。而歷史再到達明朝之前,宋朝的故事意義非凡著實經典。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一句“杯酒釋兵權”讓宋王朝武將地位低下,軍隊戰鬥力嚴重削弱,再丟了燕雲十六州的屏障,靖康之恥成為大宋國人永遠的痛處和恥辱。精忠報國的抗金名將嶽飛,“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千古第一才女”婉約派詞人李清照,著成《夢溪筆談》的科學家沈括,“唐宋八大家”的三蘇。宋王朝命運多舛,文壇卻卓越繁榮,更不失群星閃耀,他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的故事都令人動容欽佩。
“輿圖之廣,曆古所無”元朝是中國歷史版圖最遼闊的朝代,疆土有1380萬平方公里,由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定國號,是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歐洲旅行家馬克波羅此時來到中國,遊歷中國17年之久,著書名曰《東方見聞錄》也就是那部引人入勝的文學作品《馬可波羅遊記》。大明王朝也是個傳奇的時代,初建王都在南京,後遷都城於北京,修成《永樂大典》,七次鄭和下西洋,遠航直至太平洋、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到達東非、紅海。唐朝的詩、宋朝的詞、元朝的曲、明朝的小說,那可是我中國瑰寶啊。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三部出自明朝(《紅樓夢》出自清朝)。“三言二拍”《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都是耳熟能詳的中國著作,明朝那些事又是何等的光輝奪目,當年明月照九州,史中明世自風流。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由少數民族女真族也就是滿族清太祖努爾哈赤開基立業,康乾盛世。劉墉、紀曉嵐、和珅鬥智鬥勇,小燕子、紫薇、晴兒依舊笑的陽光燦爛。
“廿二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中國古代二十二部正史,以最簡潔的文字講述著中華千年曆史故事。那些文字簡明扼要,看似輕描淡寫安靜睿智,卻是字字珠璣厚重悠揚,句句底蘊深厚張力綿長。如今我華夏依舊山川錦繡,江海浩蕩“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展卷溢香,慢慢合上中國歷史這幅畫卷,滿心的眷戀與崇拜,山河無恙,歲月無殤。
最新生活新聞
-
-
最後一波!去沙崙科學城看智慧綠能怎麼玩真的!限量免費報名
(3 小時前) -
臺南榮服處拜會地區榮車中心 協助退除役官兵就業
(4 小時前) -
金門9/13-9/17啟動教師中秋雙十未訂妥機位需求調查
(4 小時前) -
從智財權到新創 「工研院創新週」9/15重磅登場聚焦產業落實動能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