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7° )
氣象
2025-09-16 | 台灣好報

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 黃柏霖、劉德林籲以自治條例打造守護網

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 黃柏霖、劉德林籲以自治條例打造守護網

強化早期辨識、危機介入 自治條例促建立更緊密的支持網絡
【記者 王苡蘋╱高雄 報導】高雄市議會今(15)日舉辦「高雄市跨系統復原力導向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暨自殺防治自治條例」制定草案公聽會,由市議員黃柏霖與劉德林共同主持,邀集教育、衛生、社會局處及專家學者齊聚討論。會中指出,高雄市113年自殺高風險個案通報數高達6,090人次,其中15至24歲青少年占比高達26.6%,顯示兒少心理健康議題刻不容緩。

劉德林議員表示,近年國內外兒童與青少年自殺問題日益嚴重,他已向中央爭取2,600萬元經費,希望能挹注家庭教育中心,加強推動自殺防治與心理支持。他強調,跨局處合作是關鍵,未來應透過制度化機制,讓教育、社政與衛政形成更緊密的支持網絡,並在基礎教育中建立防範機制,減少憾事發生。

黃柏霖議員指出,現行中央法規如《自殺防治法》與《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雖有基礎,但地方層級仍欠缺跨系統整合架構。此次自治條例的擬定,不僅展現高雄市對兒少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視,更彰顯市府立法決心,期望能補足法規空白,讓第一線工作者獲得更多支持。

衛生局則說明,市府已依中央規定設置「高雄市政府心理健康促進及自殺防治會」(簡稱心健會),由市長擔任召集人,並結合16個局處定期會議。然而,與會專家普遍認為,目前制度仍有不足,亟需透過自治條例補強。例如,中華民國牧愛生命協會執行長吳美麗指出,自殺在25至45歲國人死因中排名第二,且12歲以下自殺案例也逐漸增加,凸顯早期介入的重要性。他同時呼籲市府應公開自殺數據,並縮短委員會召開的間隔,以因應即時性的需求。

學界與實務專業人士也提出多項建議。中原大學心理系謝宜儒助理教授指出,大專學生自殺比例偏高,與青少年時期心理困境未被妥善處理有關,呼籲條例應鼓勵民間與宗教團體加入防治網絡。律師張宗隆則提醒,草案中對「跨系統」、「復原力」、「心理健康守望站」等專有名詞需明確定義,並建議釐清兒少年齡範圍、強化預算編列及資訊共通規範,以確保條例可行性。

此外,第一線教育人員也反映實務困境。多位校方代表指出,教師常是學生壓力的第一接觸點,卻缺乏預警辨識能力,並擔心通報後衍生究責問題。若能透過SOP流程、建立跨局處合作及專業介入,將能有效降低風險。另有學校代表建議,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納入支持系統,以避免「隱藏黑數」。

會議最後,黃柏霖議員強調,本草案將持續蒐集各界意見,期盼結合教育、衛政、社政、警政及民間力量,共同完備高雄市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體系,讓兒少擁有更安全的成長環境。(圖╱高雄市議會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