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之都山東濰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 現代農業科技發展好

【記者 蔡叔涓/山東濰坊 報導】山東省濰坊因為風箏文化之故,一直是和台灣交流、來往頻密的地方,許多台灣到山東交流團或是旅遊行程,濰坊是必定列入的一站。但是,濰坊除風箏文化之外,物華天寶,有許多多元層面的發展,值得台灣民眾去探索。
例如濰坊的現代農業發展在大陸是名列前茅,備受矚目。在濰坊的春耕播種或秋收,現在已不再是單一的農事活動,而是融入了農業科技創新、農業機械化、農業資訊化等多重元素的綜合農事活動,科技農業創新極大地提升了當地農業生產效率和品質。
濰坊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自夏代建三壽國起,便開始了其長達二千二百餘年的歷史。媒體採訪首先到「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採訪,這是大陸第一座風箏藝術類專業博物館;是集大型展覽、文博研究、文物保護、文創研發、收藏,及陳列中外風箏珍品及相關資料。

▲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內大型龍的風箏,製作工藝精美!
風箏,古名「紙鳶」,濰坊是世界風箏的發源地,又稱「濰都」、「鳶都」,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風箏製作歷史,工藝精湛,現在世界上70%以上的風箏都是產自濰坊。
據介紹,風箏的製作需要經過36道工序,分紮制、裱糊、繪畫、放飛四大技藝,每個技藝互為依存,環環相扣。首先挑選竹要節長、竹絲少,水煮兩個時辰,燜半天,然後師傅抄起竹條在酒精燈上翻飛,青煙騰起時,竹骨已彎出弧度,最重要的:「骨架必須左右對稱,左右誤差不過毫米,才能做出理想的造型。」
裱糊在製作中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分寸拿捏頗為重要。「裱糊對水有講究,濕糊要用6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超過65攝氏度,布料則過透,才不會影響下一步繪畫,導致顏色不均」。而最重要的是,最後讓風箏使用者可以放飛起風箏,讓五彩繽紛、體態輕盈的風箏飛的又高又美!

▲濰坊風箏製作精巧,顏色鮮豔,放飛起來輕盈美麗!
遊覽風箏博物館各展廳,類型多樣、顏色豐富的風箏讓人目不暇接,展現著濰坊風箏的獨特魅力。同時,也詳盡地陳列及介紹更類風箏資料、照片、文字、繪畫、複製品以及影像視頻等,全面介紹了風箏的歷史沿革、發展應用、各地風箏流派、國外風箏以及濰坊國際風箏會盛況,充分展現了風箏文化所獨具的藝術魅力,成為傳播和弘揚風箏文化藝術的交流中心。
此外,濰坊的青州古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也很值得一看!青州古城,作為古九州之一,承載著悠久的歷史。這裡擁有超過7000年的發展歷程,以及5000餘年的文明積澱。在漫長的歲月中,青州先後作為廣縣城、廣固城、南陽城、東陽城、旗城等多座古城池的所在地,見證了無數歷史的滄桑變遷,這座古城不僅見證了青州的繁榮與輝煌,更承載了無數歷史故事與傳說。
濰坊諸城市又稱龍城,它最特別的是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恐龍化石資源,不僅是罕見的同時擁有恐龍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和恐龍腳印化石的寶地,更是被譽為世界最大規模的恐龍化石埋藏地,並且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恐龍足跡群。(照片記者蔡叔涓攝)
最新生活新聞
-
南市再動用第二預備金 擴大防水閘門補助範圍
(12 分鐘前) -
跨域合作防制不動產詐騙 臺東縣警局攜手地政所、地政士公會及房仲公會共同阻詐
(20 分鐘前) -
南科2025上半年營業額達1.38兆
(21 分鐘前) -
上課前才收停業簡訊 全真瑜珈受害者現身說
(27 分鐘前) -
全台唯一風箏衝浪賽事 雲縣第五屆風箏衝浪公開賽11/8熱血開賽
(3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