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教育成果9/24北上亮相 體驗學習成AI時代新典範

【記者 陳顗喆/台東 報導】臺東近年來教育成果豐碩,今年9月24日由縣府教育處長蔡美瑤領軍,帶領教育團隊前往臺北,以專題論壇及成果策展形式,成為「2025親子天下教育創新年會」中,最特別的一場深度分享。在AI時代的教育衝擊下,臺東引領的體驗教育,正以增進非認知能力的深化學習,帶來嶄新的啟發。
素負盛名的「親子天下教育創新年會」是臺灣教育創新的關鍵力量,每年的重磅議題,更是深獲教育生態圈的關注,2025年的盛會在9月24日於台北文創大樓六樓舉辦,今年的議題聚焦在AI浪潮下,新世代所該具備的關鍵能力。其中的亮點登場,是來自臺東的教育團隊,帶來專題策展與專場論壇!
因著臺東教育山海教育特質,獨特的體驗教育環境,正適時提供AI世代非常需要的非認知能力的鍛鍊。這次由蔡美瑤處長領軍的論壇講師,以「體驗學習新未來」為題,帶來多元的臺東教育風貌。

▲臺東縣政府教育處處長 蔡美瑤與螢光教育協會創辦人藍偉瑩進行交流對話。
論壇部分,不僅有日本非認知能力協會會長、《AI無法取代的非認知能力這樣教》作者中山芳一,以錄影演講帶來國際最新觀點,點出非認知能力在未來教育的重要性。
緊接的重頭戲,是蔡美瑤處長和瑩光教育協會創辦人藍偉瑩,各自針對臺東體驗教育的經驗與特質,進行專題演講,並進行交流對話,暢談「真實體驗 讓學習更深入」的內涵。蔡美瑤處長表示,臺東的自然環境有著高度的變動性及不確定性,居民得以在自然裡培養出最堅韌的自己。對應當下AI浪潮,反映在教育現場,親師生並沒有過多焦慮。其實臺東多年來推動的「面山親海」教育規劃,都是在給予孩子當前AI最缺乏的真實體驗及溫度。更重要的是把學校經營成孩子喜歡去的地方,這些年來,臺東真的做到了!
藍偉瑩理事長則是強調在都會區的孩子受到家長過多保護,成長過程中避開了各種風險,沒有機會學習將來面對風險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從以前的任天堂、手遊,到幾年前的寶可夢、現在的AI,外界的誘惑從來沒有消失。而AI讓我們深入思考,身而為人應該具備哪些能力才是真正的人類。透過臺東教育現場的體驗式教育,可以培養孩子挑戰未知的勇氣,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可以被容許犯錯,才有機會學習面對挫折與挑戰,進而能進行SEL(社會情緒學習)並產生創意,而這正是面對瞬息遍世界最需要的關鍵能力。

▲三位臺東校長與臺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交流分享體驗教育的多元面貌。
接下來更有三位來自臺東的校長以「面山面海,臺東教育玩出大能力」為題分享多元校本課程成果:永安國小林宜茂校長分享的山林探索,培養學生的恆毅力與尊重生命;竹湖國小高志翔校長則分享在綠島公館國小任內推動的水域教育,孩子從游泳、浮潛到潛水,還有全國唯一的海上運動會及水下畢業典禮,讓孩子學會敬畏自然並展現探索精神;長濱國中黃紹娥校長特地從臺東帶來一艘小型獨木舟,分享「自力造舟課程」結合海洋、環境、探索等教育議題,引導學生展現自信與解決問題能力。
三位校長並與臺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進行交流,探討體驗教育在校園落地的多元面貌。三位校長不約而同地表示,孩子走進大自然,從抗拒害怕,到充滿自信、勇敢,以及學習團隊合作、同理心的養成等等,這些都是體驗教育帶來的成果,也是AI時代最缺乏的非認知能力養成關鍵。
除了論壇,會場亦設有臺東「面山親海」成果策展,希望透過臺東特色教育的豐碩成果,讓與會者零距離感受「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室」。臺東縣政府教育處表示,此次北上分享不僅是一場論壇,更是一場教育行動,期盼藉由教育處長領軍的展現,讓全臺看見臺東如何以體驗教育回應AI時代挑戰,共同探索教育新未來。(圖/臺東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
-
佳里榮家感謝大臺南天然氣致贈秋節慰問金 長輩溫馨過佳節
(4 小時前) -
台灣首廟天壇頒 427 萬獎助學金 溫暖 913 位學子
(5 小時前) -
歐政豪牽線台南鞋廠 兩天內募集逾700雙雨鞋送抵花蓮災區
(5 小時前) -
健康融合 x 情感融合 在閩臺胞腦健康篩查啟動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