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總額明年逼近兆元 盛寶嘉籲調整新藥與醫療科技預算配置

【記者 劉嘉菲/台北 報導】衛生福利部健保會近日完成明(2026)年度全民健康保險總額協商,最終確定明年度健保總額成長率為 5.5%,總額達新臺幣 9,883.1 億元,逼近一兆元大關,此次協商過程中,醫院、西醫基層、中醫及牙醫等四大部門首次全數達成共識,被外界視為全民健保制度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對於健保總額的擴增,中華民國西藥代理同業公會理事長盛寶嘉表示肯定,並呼籲政府應在既有共識的基礎上,適度調整預算配置,加大對新藥與醫療科技的支持,以確保國人用藥可近性與醫療品質能持續因應國際環境的變化。
盛寶嘉指出,近年國際藥品供應環境不穩定,受到國際藥價政策與關稅制度變動影響,藥品供應鏈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他表示:「今年對藥品政策而言挑戰特別多,健保總額的增加,除了反映醫療支出,也應考慮預作準備,以提升我國藥品供應的韌性。」
根據健保署歷年統計,健保會在討論新藥醫療科技以及藥品給付規定調整時,相關預算成長率過去分別僅約 0.8% 與 0.3%。盛寶嘉認為,這樣的幅度在目前國際新藥與創新醫療科技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已顯不足,她建議,相關預算成長率可考慮提高至 1.6% 與 0.7%,以利加速新藥與新適應症的引進,縮短台灣與先進國家間的治療落差。
針對協商過程中提到藥品可能因關稅因素調整價格的因應方式,盛寶嘉表示支持。他認為,除行政院編列的「韌性特別預算」外,將藥品價格補助機制納入健保總額規劃,是值得肯定的方向,她並呼籲主管機關,應進一步檢視醫療機構在藥品採購過程中存在的「藥價差」現象,協助建立更有利於藥品供應鏈穩定的制度環境。
盛寶嘉強調,醫療支出不應僅視為成本,而是攸關國人健康的長期投資。她指出,癌症治療藥物與罕見疾病用藥對患者生活品質具有重大影響,但我國在健保總額中的投入比例仍有提升空間,因此,在健保總額即將突破兆元、制度持續穩健運行的此刻,更應重新檢視總額內部的分配結構,適度增加新藥、創新醫療科技與藥品支付制度調整的比重,提供更大彈性。
此次健保總額協商歷時超過 12 小時,最終於深夜十點由各部門一致通過 5.5% 的成長率。過程中亦針對罕見疾病藥物經費安排進行討論,健保署承諾部分經費將由公務預算支應,以回應病友團體對特殊藥品需求的關切,反映政府對此領域的重視。
隨著國際醫療環境變化快速、國內醫療需求持續提升,專家普遍認為,健保制度未來的永續發展將取決於合理的預算配置與政策的前瞻性。盛寶嘉的建言,不僅反映醫藥產業界的觀點,也呼應社會對全民健保制度持續優化的期待。(圖盛寶嘉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
-
鏟子超人湧花蓮災區 醫院提醒淤泥恐暗藏尖銳物
(24 分鐘前) -
民歌50繼續唱!丁曉雯率民歌手們10/18大安森林公園開唱
(32 分鐘前) -
救援隊完成任務返嘉 黃敏惠市長讚許:是充滿愛與專業的超人
(33 分鐘前) -
報導指流感抗病毒藥出現抗藥性 疾管署:影響有限
(3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