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2 | 台灣好報

![中鋼「煉鐵燒結智慧再造」專案再奪《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雙獎]()
▲燒結工場設置一座每小時抽風量高達112萬標準立方米的巨型抽風機,被現場人員稱為「大風車」,是燒結製程最為核心的重要設備。
![中鋼「煉鐵燒結智慧再造」專案再奪《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雙獎]()
▲為維持高爐內原料的流動性及透氣性,鐵礦砂須先在燒結工場製成具透氣孔洞且粒度大小均勻的塊狀燒結礦,才能投入高爐生產鐵水。
中鋼「煉鐵燒結智慧再造」專案再奪《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雙獎

【記者 王苡蘋╱高雄 報導】中鋼積極因應全球產業環境變化與2050淨零挑戰,持續推動「兩軸三轉」策略,以數位轉型驅動低碳轉型。繼2024年首度獲獎後,今年再度以「煉鐵燒結智慧再造」專案,榮獲第五屆《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智造升級轉型獎首獎」及「ESG特別獎」,展現智慧製造與永續減碳的雙重成果。

▲燒結工場設置一座每小時抽風量高達112萬標準立方米的巨型抽風機,被現場人員稱為「大風車」,是燒結製程最為核心的重要設備。
煉鐵過程中,燒結礦品質對高爐運作影響關鍵。中鋼此次專案聚焦「原料化性控制」、「燒結機速控制」、「燒結煙氣排放」及「核心設備穩定」四大面向,全面導入AI與數位雙生技術。透過中子射線自動監測儀,即時修正原料配比,檢驗時間由5小時縮短至15分鐘,大幅提升效率;AI演算法則精準調控燒結機速,提升良率約4%;此外,中鋼建置煙氣排放智慧模型,預測污染物並提供最佳操作條件,每年節省115萬度電及1.3萬度水;同時運用大數據預測核心設備「大風車」的運轉狀況,避免臨時停機影響生產。

▲為維持高爐內原料的流動性及透氣性,鐵礦砂須先在燒結工場製成具透氣孔洞且粒度大小均勻的塊狀燒結礦,才能投入高爐生產鐵水。
該專案不僅每年減碳約4.6萬公噸,亦創造約8,400萬元降本效益,更將資深操作員經驗轉化為智慧模型,協助新世代工程師與AI系統協作,推動知識傳承。中鋼在過程中也培育15位跨域數位人才,智慧系統已平行推展至其他工場與集團子公司,並取得發明專利,具備水泥、玻璃、陶瓷等產業的跨領域應用潛力。
頒獎典禮中,中鋼總經理陳守道由SAP全球副總裁暨台灣總經理陳志惟手中接下獎項。他表示,中鋼將持續秉持「智慧創新、綠能減碳、價值共創」的願景,深化數位轉型,帶動台灣產業邁向永續發展與2050碳中和。(圖╱中鋼公司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
-
臺南榮服處秋節關懷慰問住院榮民
(6 小時前) -
2025新北濕地藝術季 板橋新月橋下打造「種籽之旅」
(6 小時前) -
竹縣總圖屋頂外觀票選結果出爐 造型沖孔板方案勝出
(6 小時前) -
北港媽祖醫院雲海數位學習計畫 高齡者翻轉生活重拾幸福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