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世紀走進百年故宮 AI × AR沉浸式導覽引領文化科技新時代

【記者 沁諠/台北 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邁入百年院慶,回顧一世紀以來的文化積累,故宮將以嶄新的科技應用,開啟下一個世紀的文化實踐。10月1日起,國立故宮博物院正式推出 「故宮AR導覽」服務,由國內知名XR技術商宇萌數位打造XR智慧導覽平台,並首次導入AI技術與Web AR免下載的沉浸式應用,開啟文化與數位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
本次合作由故宮攜手雅凱藝術與宇萌數位科技共同打造,觀眾僅需一支智慧型手機,就能輕鬆展開一場與文物對話的沉浸之旅。透過AI辨識與GenAI技術、AR 3D互動、虛擬導覽助手與語音導覽等完美結合,帶領觀眾「走進」文物背後的歷史時空。

▲透過AR 3D技術,從多角度、近距離,360度無死角欣賞文物,甚至與數位重現的展品合影留念。
AI展品辨識,手機即是導覽員
AI展品辨識技術讓觀眾只需開啟手機鏡頭對準展品,系統便能自動辨識並即時提供專屬解說,讓參觀過程更直覺、更自主。此外,AR導覽系統則整合了AR平台與AI RAG技術,化身為隨行的「故宮虛擬導覽員」。當觀眾對展品或服務產生疑問,只需操作手機,AI便能即時回覆,並提供延伸的歷史背景與知識。這種互動不僅大幅縮短了觀眾與文物之間的距離,更讓導覽成為一場「雙向交流」。
以故宮人氣展件「霽青描金游魚轉心瓶」為例,傳統展示僅能看到其外觀,而難以理解瓶身內外套瓶可轉動的設計巧思。透過AR技術,觀眾能在手機上親眼見證轉心瓶旋轉的模樣,輕鬆理解其「玲瓏巧工」的精髓,這項功能徹底顛覆了傳統靜態觀賞的體驗。這種「眼見為憑」的體驗,不僅提升理解度,也讓文物真正「活了起來」。
AR+AI元宇宙互動體驗,創新觀展模式
故宮此次的導覽創新,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 AR與AI的協同運作。觀眾不再只是靜態觀看,而能透過AR 3D技術,從多角度、近距離,360度無死角欣賞文物,甚至與數位重現的展品合影留念。
這種互動體驗還搭配了三條精心設計的主題路線:包括「神奇靈獸」:引領觀眾認識古代神話與想像中的奇珍異獸,感受古人寄託於動物造型中的信仰與寓意。「匠心巧工」:聚焦於工藝技術的精緻與創新,揭示古代匠人如何將藝術與技術融會貫通。「好運滿滿」:以花草紋飾為主題,展現古人對自然的觀察與文化寄託。
觀眾沿著導覽動線探索展品,完成路線挑戰後,還能參與集章活動,並獲得限量的 AR拍照框作為紀念,使觀展成為一場結合娛樂、互動與學習的文化旅程。

▲貴賓蒞臨現場體驗AR智慧導覽的互動魅力。
文化場域的重要示範,樹立博物館新典範
故宮此次導入的AR導覽系統,意義不僅止於展覽方式的升級,更是文化場域數位轉型的重要示範。透過AI與AR的協同應用,博物館展覽從「靜態展示」進化為「動態場域」,讓觀眾能身歷其境地「走進歷史」。
宇萌數位執行長白璧珍表示,這項導覽模式未來具備高度延展性,將攜手雅凱藝術推廣至其他國內外文化場館、美術館,甚至觀光工廠。這意味著文化能透過科技與更多人產生連結,並成為推動地方文化與觀光的全新動能。
雅凱藝術亞太區總裁暨台灣總經理林美珠表示,這不僅是一項新技術的應用,而是將文化內斂與深度的蘊含意義,透過AR+AI科技獲得新的表達方式,觀眾也能藉由沉浸式體驗,重新認識文物背後的故事與價值。
文化科技共融的新時代
回顧故宮的歷史,從收藏、保存,到展覽、研究,院方始終扮演文化守護者的角色。而在當前數位時代,如何將文化資產與新一代的生活方式接軌,成為新的課題。AR智慧導覽的推出,不僅回應了這樣的挑戰,更讓故宮在百年之際,展現了持續創新的行動力。
當觀眾拿起手機,不只是拍照紀錄,而是透過AI與AR真正與文物互動,這正是文化科技結合的力量。文化資產能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帶給人們更深層的感動與啟發。
隨著故宮AR智慧導覽的正式上線,台灣博物館導覽將邁向新的紀元。這場由科技點亮的文化旅程,不僅讓民眾「看得更多、理解更深」,更為未來的文化場域樹立了嶄新的典範。(照片宇萌數位科技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
-
亞洲最大XR影展與全球熱門IP齊聚高雄 2025TTXC打造文化科技新典範
(37 分鐘前) -
賴清德演說 學者讚展現高度:國家方向清晰
(37 分鐘前) -
竹市行動藝術館第三站開展 邱臣遠代理市長:培養城市美學力
(44 分鐘前) -
清爽低負擔!「柚香涼拌雞絲蕎麥麵」低脂少油、營養滿分
(5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