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媒體聚焦江西 共繪「風景獨好」新畫卷

【本報大陸新聞中心 報導】2025「媒眼贛鄱·風景獨好」兩岸新媒體交流活動於10月14日在江西吉安正式啟幕。近20位來自兩岸的新媒體從業者彙聚贛鄱大地,開啟為期數日的深度參訪。本次活動行程覆蓋吉安、贛州兩地,通過沉浸式走訪、文化體驗與產業探訪,展現江西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現代化發展活力。
文化尋根:跨越時空的精神共鳴
活動首日,參訪團走進吉安白鷺洲書院。臺灣新媒體人、高校教師劉奕伶立於書院青石階前,望著院落中蒼勁的古樟感慨道:「小時候讀‘人生自古誰無死’,只覺得是遙遠的詩句。如今站在這片先賢曾走過的土地上,才真切體會到那份家國情懷的重量。」她指著保存完好的匾額與楹聯說,「這些文化印記,與臺灣書院中的傳承一脈相承。崇文重教的種子,早在兩岸共同的文化土壤中生根發芽。」
在釣源古村,臺灣青年影視創作者邱慶齡手持直播設備,穿梭於青石巷弄間,向兩岸觀眾娓娓道來這座江右古村落的故事。「贛派建築、石板青磚、古樟香檀……處處是歷史的痕跡,卻又不乏年輕的活力。」他特別注意到村中年輕人開設的文創空間與咖啡館,「傳統與現代在此自然交融,這種充滿生機的鄉村振興景象,值得讓更多臺灣朋友看見。」

▲新幹縣現代箱包產業園。(江西台辦提供)
多元體驗:全景展現贛地風貌
根據行程安排,兩岸媒體團將深度探訪吉安、贛州兩地的文化地標與發展現場。在吉安段,成員們不僅夜遊後河,通過光影科技沉浸式感受廬陵文化,還走訪釣源古村、大洋洲商代青銅器博物館與新幹縣現代箱包產業園,從千年文明與現代製造兩個維度理解江西的發展脈絡。
轉赴贛州後,參訪團將參觀贛州市博物館的「贛南蘇區振興成就展」,並在鬱孤臺、古城牆、八境臺等歷史文化街區體驗宋城風情與客家插茶製作。後續行程還包括崇義縣上堡客家梯田、王陽明紀念館、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及贛縣區江西客家博物院的文化體驗,並在南康區家居小鎮感受「天下家居第一鎮」的產業生態。

▲北宋歐陽修宗族聚居地~釣源古村 。(劉奕伶拍攝)
交流互鑒:用新媒體架起溝通之橋
近年來,江西省台辦持續邀請臺灣媒體與新媒體人走進江西,圍繞廬陵文化、客家文化、書院文化、陽明文化等主題開展采風交流。本次活動延續這一傳統,借助新媒體人接地氣、鮮活靈的視角,將贛鄱大地的自然風光、人文底蘊與發展新貌,轉化為臺灣同胞易於接受、樂於傳播的內容。
通過實地走訪與親身體驗,兩岸媒體人共同記錄江西故事,以數字傳播為紐帶,拉近兩岸同胞的心靈距離,讓「江西印象」成為促進兩岸相互理解、情感融合的生動載體。
最新生活新聞
-
-
從健康到美學 陳力瑜以溫柔視角詮釋「女人要先愛自己」的生活哲學
(19 分鐘前) -
高雄徵才結合就業獎勵 加速重返職場創造勞資雙贏
(29 分鐘前) -
雲林文蛤節推永續養殖 科技輔導成果亮眼
(31 分鐘前) -
蔣萬安出席萬聖節活動 化身Saja Boys吸睛
(35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