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落幕,但消費升級的雙向奔赴不會停╱羅登廉

羅登廉(作家、文藝評論家)
11月10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落下帷幕,但並不會讓全球貿易的熱度降溫,那些亮相展台的新品、技術和理念,正悄悄融入日常,讓消費升級從展會熱詞變成看得見的生活改變。這場持續八年的盛會,早已超越簡單的商品交易,已成為全球市場與中國消費需求雙向試探、彼此成就的生動樣本。
消費升級藏在每一個生活細節裡。 IKEA的適老化檯面讓銀髮族坐著就能打理三餐,浴室的盥洗凳、衣櫃的扶手設計,把對老人的關懷落實處。這背後是企業上千次家訪後的精準回應,也是當下消費者從關注價格到重視價值的心態轉變。現在,人們不再只滿足於物品的基本功能,更期待它能帶來情緒的慰藉、個性的表達,在方寸之間也能找到微小而確定的幸福。
健康與品質成為消費升級的核心密碼。喬山健康科技的AI健身方案涵蓋從檢測到康復的全流程,佳農的有機新品、挪威的鮮活麵包蟹端上餐桌,這些展品的共同指向,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深切體驗。從2023—2024年間,中國鮮活麵包蟹進口量成長超五成,這樣的數據不是偶然,而是消費市場從「有沒有」轉變為「好不好」的直接體現。進博會就像一個放大鏡,讓全球企業看到中國消費者對品質的追求,也讓這些需求透過展會轉化為實質的產品供給。
更值得關注的是,進博會不僅是需求的展示窗口,更是市場的培育平台。在首次設立的寵物展區裡,海外品牌帶來的細分功能寵物玩具,正悄悄改變國內消費者的養寵概念。從只看重顏值到關注寵物的精神健康,這種消費觀念的升級,正是展會搭建交流橋樑後的自然結果。天貓國際帶來的日本藥膏貼、唯品會助力的英國鞋履品牌,這些案例都說明,優質的海外產品需要平台引路,而中國市場的潛力也需要這樣的「探路者」去發掘。
跨境電商的加入讓這場雙向奔赴有了更堅實的支撐。海外品牌入華曾面臨市場陌生、合規複雜等難題,跨國電商服務區的設立,讓「引進」不再是難事。從語言對接、政策解讀到流量扶持、直播指導,電商平台建構的全鏈條服務,讓海外品牌不僅能走進來,更能留下來、火起來。西班牙商家想擴大抖音店規模,英國品牌透過特賣活動試水溫市場。這些互動印證了一個道理:消費升級不是單方面的需求提升,更是供給面與需求側的同頻共振。
進博會落幕,但全球商品與中國消費的故事仍在繼續。智慧、綠色、健康的消費趨勢,在展會的催化下正在加速蔓延。當適老化產品走進更多家庭,當科學養寵理念深入人心,當全球優質商品觸手可及,這場盛會的價值便超越了展會本身。它讓我們看到,消費升級的本質是生活方式的升級,而開放合作則是實現這一切的最佳路徑。未來,隨著更多全球資源與中國市場深度對接,這樣的雙向奔赴必將催生出更豐富的消費可能,讓高品質生活惠及更多人。(照片翻攝畫面示意圖)
最新生活新聞
-
-
共探文字之美 竹市文化局即日起推出《好字為之的時代》展覽
(3 小時前) -
人類信仰共同語言「愛與和平」 串起跨國界與信仰的理解之橋
(3 小時前) -
迎普發一萬元效益 六福村推「萬元4人玩一整年」掀旅遊熱潮
(3 小時前) -
林保署新竹分署所轄育樂場域及烏來台車 自11月14日起恢復開放及復駛
(3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