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5° / 20° )
氣象
2025-11-14 | 台灣好報

黃河島上看黃河/王付先

黃河島上看黃河/王付先

王付先

國慶小長假的第三天,駕車從廣西北海市到達濱州無棣縣西小王鎮戰友的家中,已是上午10點。

戰友一家三口熱情接待了我們一家,用過午餐簡單休息後,戰友神秘地說:“你們第一次來我們縣,我帶你們去個‘世外桃源’!”於是,我們兩家子六口人乘坐一輛車駕車直奔目的地——黃河島。

黃河島,原名“桃花島”,鄰近黃河入海口,四面環水,位於渤海之濱,占地25.9平方公里,距離濱州市區有80多公里,距離無棣縣城60來公里,系古黃河淤積而形成的鳥嶼,是大禹疏通九河的入海處。相傳王母娘娘舉辦蟠桃盛會時,將桃核撒落海濱荒島,此後島上年年開滿桃花。據傳說,西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千名童男童女”和“百工”,攜帶“五穀子種”,由此地出海東渡,尋求長生不老藥。始皇禦駕送行,見這裏桃花爭豔,宛如世外仙境,為天降吉祥之兆,遂賜名“桃花島”。此後,始皇為了祈福秦的天下如不落的太陽江山永固,又頒昭更名為“太陽島”,後人因其位於黃河三角洲腹地,且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得名“黃河島”。

車輛行駛約1小時後,我們到達黃河島。

一走進黃河島景區,矗立在大門處的石碑上赫然書寫著“黃河島”三個大紅字,筆勢磅礴,氣韻生動,恢弘壯麗,與遠處湛藍的天空上悠然飄蕩的雲朵重疊雲影,猶如一幅精美的畫作。清新的空氣中,飄溢著花草的芳香;輕拂的微風中,回蕩著樹林中不知名的鳥叫聲,頓時讓你感受到歲月的靜好與時光的溫柔。

“黃河島瀕臨渤海、系黃河故道,由秦口河、套爾河環抱左右,四面環水,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圈和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疊加地帶,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我們坐在觀光遊覽車上,一邊聽著景區工作人員——一位美麗端莊的小姐姐介紹,一邊穿梭在這片綠色的長廊中。只見樹翠景幽、葦海潮音、赤蓬燃霞、鶴舞鷗翔,這片綠林氧吧撲面而來的清新空氣,此刻,在這裏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棲息。對於長期蝸居在鋼筋水泥混凝土中的人們來說,這裏遠離喧囂都市,回歸大自然安寧與寧靜,也的確算的上是世外桃源了。午後的陽光從樹葉間穿過來,灑落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形成斑駁的影子,讓人感覺舒適又安然。

穿過狹長筆直的綠色長廊,我們到達黃河島水庫。

景區工作人員講這裏又名“仙子淩波”,面積有4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有15平方公里。只見水域廣袤,景色醉人,堅硬如鐵的青石板砌成的防潮大堤如巨龍臥河,磅礴奔湧,雄偉壯觀,水天一色,美不勝收。景觀綠化更是無比壯觀,香花槐、竹柳、合歡、白蠟、桃樹、棗樹、梨樹等幾百萬株綠化、林果樹構成了濱海萬畝生態林場,成為岸邊防風固沙的天然屏障,林下的苜草、瓜果蔬菜、現代漁業、休閒垂釣更是沿海灘塗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綿延數十裏的蘆葦蕩濕地裏,大大小小的鳥類穿插在雪白蘆花中鸞歌鳳舞,令人目不暇接。蘆葦灘塗,飛鳥遊魚,湖光弄影,煙波浩淼,不時從我們眼前飛過的一群群鷗鷺,無不向世人展示著黃河灘邊萬物生長的、純天然的自然風光和動人畫卷。據悉,這裏以黃河古道、天然葦蕩、沼澤濕地、淺海灘塗、野生鳥類等獨特景觀為人稱道。走在堤岸邊上,看水域廣袤,鶴舞鷗翔,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浩瀚的天然葦蕩無邊無際,隨風飄揚,真可與白洋澱相媲美,秋風清、雲亦闊,盡顯詩意與靈動之美。水中幾座小島,每座都宛如鑲嵌在渤海岸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綠樹蔥籠,飄渺如煙,一湖秋水,倒映成趣,這是人類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結晶,更是自然與生命的和諧統一。

煙波浩渺,泛舟而行。我們坐著小船,盡情地遊蕩在蘆葦濕地裏。一水穿行,一路美景。

“別看這裏現在草深林茂,多年前還是一座寸草不生的孤島。由於黃河島時常發生海水倒灌,加之淡水匱乏,土地鹽鹼化程度高,這裏是既不長莊稼也不長樹。”景區工作人員給我們介紹著:“後來,我們當地在國家扶持資金和地方政府部門支持投入下,引進社會參與,以黃河文化為軸心,建設引蓄水工程,逐步改造成今天的綠色生態家園……2012年起,實施黃河島防潮堤修復襯砌工程,建成了11750米長的巍巍長堤,將海水拒之堤外;2014年,黃河島自來水工程完工,島上生活用水問題得以解決;兩年後,有企業投資對原有的蓄水坑塘進行了清淤、加深、防滲處理,由引黃幹渠小開河引入黃河水……2024年6月,黃河水通過小開河引黃幹渠流入無棣縣,滿足了當地的農業灌溉需求。此外,無棣縣還依託黃河島水利風景區等專案,通過小開河引黃幹渠等水利工程,實現了河湖庫渠的貫通,確保了黃河水資源的有效利用,黃河島生態治理逐步得到良好推進,也進一步促進了當地的生態和旅遊發展……”

如今,交通便利,風景秀麗的4A景區黃河島,已建成“五園一區一中心”,是一個集自然景觀和水利設施於一體的“綠色生態莊園”,是一家集歷史文化遊、拓展娛樂遊、生態觀光遊、休閒度假遊、會議接待及商務活動於一體,成為人們感受原始、體驗回歸、自由人文、休閒觀光的絕佳旅遊聖地。主要景點有:仙人渡、百果園、紅海灘、蘆葦蕩、科普館、綠林氧吧、檉柳仙蹤、葦海潮音、親子樂園、敖包相會、海島篝火、民俗風情園、賽馬娛樂場等,集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體驗性於一體,通過旅遊與產業融合,有效滿足了研學、農業旅遊等需求。現在島上淡水充沛,植被豐富,灰鶴、白鷺等稀有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來此歇腳繁衍的鳥類也日益增多,成為了鳥類棲息、覓食、繁殖的天堂,綠色生態的濕地公園輪廓越來越美麗壯觀。獲得的獎項及榮譽稱號也是不計其數:黃河島旅遊產業國家濕地公園、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全國休閒漁業示範基地、全國十佳休閒農莊、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級示範基地、山東省畜牧旅遊示範區、山東省自駕遊示範點……

島上綠了,環境美了,生態好了,百姓樂了。

依託黃河資源,黃河島的成功開發利用不僅提升了生態效益,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還提升了當地的旅遊收入,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據悉,黃河島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為13358.6萬元,通過林下種植優質紫花苜蓿,一年可收割四茬,現已開發上林下草間作苜蓿種植3000多畝,一年林下種植苜蓿年銷售收入達10008萬元;景區實現年營業收入達21899萬元,年接待遊客15.25萬人次……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站在黃河島上,望向遠方的黃河。涼風襲來,秋意闌珊,道不盡萬年黃河故事,也訴不盡對黃河的萬般敬仰。黃河島,這個黃河淤積作用形成的獨特島嶼,依託形成原因和地理位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黃河島的自然生態、人文生態和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實際情況出發,全面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了無棣乃至濱州黃河流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當地人民群眾生活水準顯著提高,也僅僅是黃河流域造福中國人民的一個微小縮影。

黃河在一代代國家領導人的胸中奔騰激蕩。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著黃河的保護與治理,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總書記考察調研的足跡遍及黃河上中下游9個省區,並在上中下游分別主持召開3場座談會專題部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切實“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指明了奮鬥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黃河安瀾,國泰民安。

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作為“中華水塔”,她同長江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黃河文化,將炎黃子孫的思想感情與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繫了在一起,影響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價值、文明及道德取向。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見證了華夏民族的盛衰榮辱,承載了無數的苦難與輝煌。她那歷經風雨總屹立不倒的磅礴氣勢,如同偉大的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在困難面前永不低頭,依然一往直前。新時代新征程上,黃河也必將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偉大復興前行的步伐上,更好地造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也一定會如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那樣:“黃河很美,將來會更美。”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