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釁與求和?日本高官訪華牽動敏感神經/羅登廉

羅登廉(作家、文藝評論家)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11月17日起訪問中國,預計將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等人舉行會談,將向中方說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的涉台發言並未改變日方一貫立場,同時傳達“即便雙方存在立場分歧,也應避免影響人員交流”的立場。
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的訪華行程來得有些蹊蹺。先是首相高市早苗剛在涉台問題上放出敏感言論,引發中方強烈反應,後是負責亞洲事務的高官急匆匆啟程赴華,既要辯解首相言論不改變一貫立場,又要請中方勿影響人員交流。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是否日本先挑釁再求和的操作,其真實意圖何在?
中日關係這些年本就磕磕絆絆,政治互信薄弱是公開的事實。臺灣問題從來都是兩國關係中最敏感的紅線,這一點日方心知肚明。作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公開表態絕非個人閒談,其言論背後代表的政治傾向和政策導向,很難用一句“不改變立場”就輕輕帶過。而外交場上的表態從來都是字斟句酌,尤其是涉及核心利益的議題,任何模糊其辭的表述都可能暗藏深意。
金井正彰此行被外界解讀為“滅火”,但這把火本就是日方自己點燃的。一邊在敏感問題上不斷試探底線,挑戰中方核心利益;一邊又擔心關係徹底鬧僵影響自身利益,於是急於通過外交管道降溫。這種矛盾的行為背後,是日本在外交政策上的搖擺不定。他們既想迎合國內右翼勢力,在涉華議題上展現強硬姿態,又不願放棄與中國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務實合作,畢竟中國仍是日本最大的交易夥伴,人員往來帶來的紅利也很可觀。
日本亞洲大洋洲局作為負責對華事務的核心部門,其局長親自訪華,足以說明日方對此次風波的重視。但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事後的辯解,而在於事前的克制。如果真的重視兩國關係,就不該在臺灣問題上動歪心思,更不該讓首相的言論引發不必要的猜忌。所謂“避免影響人員交流”的訴求,本質上是想繼續享受合作帶來的好處,卻不願承擔維護關係穩定的責任。
這些年,日方在對華政策上始終存在一種投機心理。既想借助美國的印太戰略制衡中國,又不想被綁上戰車;既想在經濟上依賴中國市場,又在政治上不斷製造摩擦。這種左右逢源的想法,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中根本行不通。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最基本的就是相互尊重,尤其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沒有這個前提,任何溝通都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金井正彰與劉勁松的會談或許能暫時緩和緊張氣氛,但要從根本上改善中日關係,日方需要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光靠口頭辯解和事後補救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上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停止在臺灣問題上搞小動作,真正做到言行一致。
這次會談或許能為中日關係降溫提供一個機會,但真正的改善不能只靠外交層面的解釋和安撫。日方需要拿出實際行動,收回錯誤言論,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停止向台獨勢力釋放錯誤信號。否則,再頻繁的高層互訪也難以修復破損的互信,再動聽的外交辭令也掩蓋不了言行不一的本質。
中日關係的健康發展,需要雙方都拿出誠意和擔當,而不是搞說一套做一套的把戲。金井正彰這次訪華究竟是真心求和,還是緩兵之計,時間會給出答案,而日方的後續行動才是最好的證明。(照片翻攝示意圖)
最新生活新聞
-
-
百歲榮民唐伯伯紀壽哼唱軍歌 嘉義榮服處與公所齊慶賀
(2 小時前) -
114年度推展縣內老人福利業務及增能實務訓練 張麗善鼓勵長者多元參與
(2 小時前) -
穿越 4500 年!奇美博物館 2026 埃及年 文物展 + VR 金字塔體驗齊發
(2 小時前) -
2026台南市耶誕跨年3演唱會+3親子活動 黃偉哲攜新世代冠軍男團F.F.O公布場次
(2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