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 台灣好報

師生踏查口湖濕地 認識生態、地層下陷與永續養殖

【記者 蘇峯毅/雲林 報導】雲林縣政府推動環境教育向下扎根,20日邀請崙背鄉陽明國小師生前往口湖成龍濕地與椬梧濕地進行戶外教學,透過探索自然、參訪產業與創作體驗,使學童了解沿海地區生態特色、地層下陷形成原因以及白蝦產業與環境共生的永續理念。
成龍濕地因過度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與多次颱風侵襲,使昔日農田逐漸轉變為草澤濕地;而椬梧濕地位於北港溪出海口,擁有沙洲、泥灘與牡蠣棚架,是典型的河海交會帶。兩處濕地兼具自然生態與產業景觀,近年在縣府及各保育單位合作下,持續推動調適治理,讓濕地功能得以重現。

活動由嘉義大學團隊打造多元學習內容,包括濕地現地導覽、白蝦養殖介紹及海漂垃圾藝術創作,透過操作與觀察讓學生從水環境生態、產業發展到環境議題均能有更具體的認識。對於多名首次到訪濕地的學生而言,此行不僅讓他們看見海平面上升與地層下陷的實際影響,也促使他們關注沿海農漁村面臨的挑戰。
縣長張麗善指出,氣候變遷對雲林漁業形成巨大壓力,縣府正與養殖業者合作導入循環養殖、低密度放養及科學化管理,以兼顧生產效率、減少用水並保護濕地環境。她期盼透過教育行動使永續理念從兒童階段開始扎根。
雲林縣政府強調,未來將持續串聯公、私部門力量,推動濕地教育、文化遊憩與產業發展,打造口湖濕地成為展現生態保育與產業共存的示範場域,使地方產業成為守護濕地的核心夥伴。(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