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超狂素人演員 用台灣故事拚外交
由左至右分別為音樂家王思雅、前外交官吳建國、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3位素人挑戰舞台劇演出。(圖/國家兩廳院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3個政治立場不同的人,要怎麼聚在一起戲說「台灣」?不是都說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嗎?但舞台劇《這不是個大使館》偏要猛戳敏感話題!透過戲劇的荒謬與張力,凸顯台灣在國際上的窘境。
這齣劇特殊之處,來自全素人演出,表演者並非經過專業訓練的舞台劇演員,而是3位背景多元的門外漢:71歲的退休外交官吳建國、32歲的數位行動主義者郭家佑、27歲的音樂家王思雅,她更來自全世界最大的珍珠奶茶原料供應商家族。
台灣歷史地位特殊,除了邦交國有大使館,在各地時常受制「一個中國」因素,讓台灣只能擁有「不是大使館的大使館」,最常以「經貿辦事處」形式出現,也因為這樣,國人在海外權益遭侵害時,官方單位能處理的事務處處受到制肘。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舞台劇《這不是個大使館》於是誕生,由國家兩廳院和瑞士洛桑維蒂劇院共同製作,並由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史蒂芬.凱吉(Stefan Kaegi)擔任編導,結合台、歐團隊,歷經逾1年醞釀而成。
舞台劇2024年1月在德國柏林首演,陸續在奧地利、西班牙、法國、捷克、荷蘭及德國的劇院演出,不少外國觀眾看完後都表示非常感動,還會留下來跟演員聊天,甚至在洛桑、柏林等地還有歷史老師帶著學生來看,將此劇作為教材,外國高中生也表示非常喜歡,且會想更深入了解台灣。
在國外獲得熱烈迴響後,《這不是個大使館》今(2024)年4月來到國家戲劇院演出,演員們在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訪問時表示,在台灣演出感受完全不同,因為觀眾的反應更直接,有時還能在現場發現,台下坐在隔壁的2人政治立場不同,卻同樣為他們的演出喝采,讓他們相感動。
大使退休不退幕 躍上舞台另類外交
參與演出的退休大使吳建國,71歲的他曾是我國貝里斯外交大使,也常駐南非、越南、泰國及紐西蘭等國家。初試啼聲就一鳴驚人的他,身世故事也宛如戲劇般曲折不凡。
吳建國在46歲那一年得知原生家庭後,才發現原來自己非吳家親生,而是被領養來的,他花了12年才決定回家認親,並強調他認祖不歸宗,導演也巧妙地利用吳建國的身世,把台灣跟中國大陸做比喻。
致力非典型外交 推動台灣數位外交
32歲的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也加入演出,她曾發起台灣與25國的民間外交工作。目前協會成立6年,已將台灣議題推至海外媒體近300家,培訓逾400名志工,郭家佑甚至還曾孤身前往科索沃做民間外交,對於國際事務很是熱衷。
致力於數位外交,郭家佑在社群媒體上帳號自我介紹是一名「外交演員」,不僅熱衷外交,現在更是巡迴全世界的舞台劇演員,她強調,藝術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因為很少會有機會讓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外國觀眾坐在那聽台灣故事,不少外國人甚至看到掉淚,令她自己也非常感動。
新銳音樂家 挾珍奶家族創業故事登台
27歲的音樂家王思雅家族,是全世界最大的珍珠奶茶原料供應商。她在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團隊訪問時,娓娓道出外公如何從小小的酸梅湯攤位開始,讓台灣手搖茶飲文化走向全世界。
王思雅同時負責舞台劇裡的音樂曲目,並負責現場敲奏,仔細看還會發現,她在劇中敲打的,不是她擅長的鐵琴而是塑膠瓶,因為導演希望透過置換器具,達到更多象徵意涵,例如塑膠瓶就象徵著台灣的珍珠奶茶,常用塑膠杯盛裝。
劇中的3位主角儘管政治立場迥異,卻同樣珍惜台灣自由與民主的價值,他們深知國家處境困難,因此在舞台上用力揮灑,透過藝術方式把台灣行銷到國際。
相關新聞
台劇拚外交1/台灣是家不是國?敏感主權議題惹哭歐洲人
地方創「聲」1/百年古城恆春新玩法 共聲島沉浸式導覽
地方創「聲」2/他們為民謠做這事 「甘好聽?」新舊思想碰撞
最新生活新聞
-
-
溪頭大學池清逾20年淤泥 撈出多世代iPhone手機
(28 分鐘前) -
台中世光教會水安宮前辦耶誕市集 網讚台灣包容力
(34 分鐘前) -
原民會國際事務人才培訓 國內外青年齊開訓
(45 分鐘前) -
現場七代弟子經典戲曲 葉青傳承歌仔戲心法傳記分享
(4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