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9° / 15° )
氣象
2024-08-07 | 今日新聞

類鼻疽激增!常被當感冒 潛伏期可長達數年

類鼻疽激增!常被當感冒 潛伏期可長達數年
凱米颱風過後,國內已確診11例本土類鼻疽病例。(資料照/記者陳明安攝)

[NOWnews今日新聞] 凱米颱風過後,國內已確診11例本土類鼻疽病例,疾管署提醒,類鼻疽症狀不明顯,常常被人忽略成感冒,類鼻疽潛伏期短至2天,也可長達數年,提醒民眾注意預防。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2024)年國內已累計18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5年(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個案發病年齡以65歲以上年齡層為主,居住地分布為高雄市13例、台南市2例、桃園市、彰化縣及嘉義縣各1例。

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

根據疾管署資料,通常發病個案,其皮膚多有擦傷、撕裂傷或燒傷之傷口,並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在其他國家中曾有病例報告,如東南亞之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新加坡、菲律賓、伊朗、土耳其,澳洲東北部,巴布亞新幾內亞,關島,厄瓜多爾,象牙海岸,巴拿馬,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島,巴西,墨西哥,海地,薩爾瓦多,波多黎各等地。

台灣類鼻疽病例大部分都是散發性的個案,首例病例是1982年到菲律賓,不幸溺水而遭受感染的個案,之後1996到1998年,共有6例報告病例,2000年Hsueh等人的報告,從1996至2000年台大醫院收集到台灣地區15例類鼻疽病例,其中11例為本土病例。

類鼻疽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由於皮膚傷口接觸到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但也可能經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或吸入受污染的塵土而受感染的情形,一般情形下,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

不過類鼻疽大部分症狀並不明顯,常常被人忽略以為是感冒,疾管署提醒,注意肺炎、急性皮膚化膿與局部淋巴腫大、慢性化膿性類鼻疽、菌血症與敗血症等臨床症狀。

疾管署也說,從可能的暴露經驗推算至出現臨床症狀時間,可短至2天,或長達數月或數年,第9天為發病高峰期,建議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人,包括糖尿病及外傷者,應避免赤足於污泥土或污水中,皮膚有撕裂傷、擦傷或燒傷的人,若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應儘快清洗乾淨,或使用鞋套或手套,以避免皮膚直接暴露於濕土。



相關新聞


健保住院整合照護再擴大 24小時照護最高日付1050元


凱米颱風釀「11起類鼻疽」都在南部 3人還在加護病房治療


把戴資穎、麟洋配載回家!長榮航空機長「暖心廣播」全文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