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7° / 17° )
氣象
2025-04-02 | 今日新聞

跨國企業挑戰 黃冠華因地制宜領導跨國員工

跨國企業挑戰 黃冠華因地制宜領導跨國員工
旭榮集團奉行在地化管理的策略,圖為旭榮在非洲肯亞的工廠。(圖/業者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在不同文化與制度環境下建立高效且穩定的管理體系,是跨國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來自台灣的旭榮集團,自1975年創立後,成功整合紡織與成衣供應鏈,為顧客提供一條龍的針織服務。。近年來,在變局中持續突破,創下年營收超過300億台幣的佳績。

作為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與其父母共治,透過在地化管理,成功管理全球近一萬名員工。他憑藉對多元文化的高度敏銳度與靈活應變的管理策略,使旭榮集團成為跨國企業經營的經典案例。

國際化視野:從台商到全球企業

過去外界常稱旭榮集團為台商企業,黃冠華對此有不同看法。「我們是家族企業,只是創辦人及其家族剛好持有台灣護照,但我認為旭榮是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他強調,公司高階主管來自八個國家,員工則涵蓋二十五個國籍,展現了企業的高度國際化。

許多台商企業在國際拓展時,面臨「外派管理」與「當地聘任」的抉擇,但黃冠華選擇打破傳統框架,採取靈活的用人策略。他認為,唯有真正融入當地市場,才能打造長遠且具競爭力的經營模式。

在地化管理的策略與挑戰

多年跨國管理經驗,讓黃冠華理解到複製台灣的營運方式、再移植他國的作法並不可行。例如在非洲廠區,非洲員工對於工作的價值觀與人際互動與亞洲模式有著顯著差異,這促使他轉變思維,開始選用當地人員,並積極任用具備豐富紡織經驗的斯里蘭卡人才,以及來自模里西斯等地區的管理層,也順利橋接達到語言與文化上的差異。

因地制宜加上在地化策略不僅降低台籍幹部與當地員工的溝通成本,也減少文化所產生的歧異,成功讓旭榮集團更迅速地適應在地文化並建立穩定的運作模式,大大提升了旭榮集團的管理效率。

佈局全球供應鏈,鞏固市場競爭力

同時,為了因應全球成衣市場需求與提升企業競爭力,黃冠華也看準非洲成長與機會法案(AGOA)所提供的貿易優惠,持續擴大產品市場,積極在非洲多國布局,包括賴索托、肯亞等地,設立多個跨產區生產據點,不僅明顯強化產品生產效率,更形成集團內部彈性的協作供應鏈。這種策略大幅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與市場適應性。

「將供應鏈佈局全球,才能真正掌握市場的脈動與競爭優勢。」黃冠華強調。黃冠華的管理哲學與全球布局策略,不僅讓旭榮集團在非洲穩健成長,更為家族企業的傳承提供全新模式。與其堅守「接班」的思維,他選擇透過創新與包容,以共治的模式讓企業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方向。



相關新聞


中共軍演助長台獨份子!詹江村見1情況 嗆解放軍:只敢繞啊繞


金秀賢否認交往未成年金賽綸!韓媒再曬對話截圖 民眾:根本說謊


星巴克麥塊風新品!奶油餅乾星冰樂開喝荸薺爆珠 薄巧星冰樂來了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