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成青少年遇金融詐騙 最多損失數10萬元

台北富邦銀行與親子天下教育創新中心今(22)日發布「青少年財務健康基礎大調查」, 揭示3大關鍵發現,其中有逾2成青少年遇過金融詐騙,其中18%因此蒙受財產損失,損失金額從數百元到數10萬元不等。(圖/台北富邦銀行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為全面檢視全台青少年金融素養現況,台北富邦銀行與長期耕耘及關心教育創新工作的親子天下教育創新中心今(22)日公布「青少年財務健康基礎大調查」結果,揭示3大關鍵發現,即便有8成青少年名下有金融帳戶,卻有高達64%青少年對使用金融服務缺乏或不知道是否具備足夠信心,更有23%青少年過去1年曾遇到過各種形式的詐騙,其中18%因此蒙受財產損失,損失金額從數百元到數10萬元不等。
這次調查針對全台15至18歲高中、高職及專科學生進行,共收集1997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即便8成青少年名下有金融帳戶,卻有高達64%的青少年對使用金融服務缺乏或不知道是否具備足夠信心。在金融商品認識方面,70%學生對儲蓄型保單完全不了解,63%不了解基金,46%不了解股票,甚至30%對基本定存也表示不熟悉,顯示出青少年族群對金融產品的陌生。
在消費的支付方式部分,有47%青少年首選現金,47%首選家人買單,只有4%優先選擇悠遊卡,1%首選行動支付,顯示數位工具使用率不高。
近年來詐騙活動猖獗,也有23%青少年過去1年曾遇到過各種形式的詐騙,其中18%因此蒙受財產損失,損失金額從數百元到數10萬元不等。
此外,有近1成青少年在急需用錢時不知該向誰求助,顯示社會支持系統薄弱。與此同時,卻有高達84%的青少年認為自己具備足夠的防詐認知,金融教育不足和潛藏身邊的詐騙風險,已然讓青少年財務安全面臨嚴峻挑戰。如何幫助年輕人提升金融素養,避免成為財務脆弱的「脆世代」,成為未來教育的關鍵課題。
在教育資源方面,有22%的學生表示從未在學校接觸任何金融理財相關知識,19%的學生表示不記得是否曾學過,僅30%的學生在校學習過金融防詐相關知識,15%學生在校學過信用卡使用知識。由此可見,金融教育的推動施行上仍存在不少進步空間。
調查中亦顯示,青少年獲取金融知識的前3大管道為YouTube(47%)、社群媒體(43%)及親朋好友(43%)。邁入數位時代,教育也需要重塑知識傳播的形式與場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吸收能力。而青少年最想學習的金融知識,依序為記帳與理財、投資理財、消費行為,均為偏實用面的知識技術,也呼應他們對生活實踐的潛在需求。
北富銀品牌永續部資深協理楊雅媛表示,銀行在第一線看見的是風險,也看見很多「還沒準備好」的年輕人。隨著科技快速發展,數位原生世代接觸世界的方式與過去已大不相同然而,數位化所帶來的便利背後,往往伴隨著資訊來源複雜、真假難辨的風險,致使青少年更容易誤入詐騙陷阱。北富銀相信,教育是最好的防線,希望透過調查及後續培力行動,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金融理財觀念,增強金融風險抵抗力,守住下一代財務健康。
相關新聞
收到認識的人「在忙嗎?」訊息要注意 醫師揭最新詐騙手法
金價衝高3453美元!黃金存摺飆天價3618元 百公克放3年獲利翻倍
最快8月底上路!「薯條3兄弟」等12家租賃納金保法 違規可罰千萬
最新生活新聞
-
香草的芳香,生命的樂章/丁倩
(29 分鐘前) -
豐原警首創 邀當舖業者開『年度防詐茶會』區域聯防地面師詐騙
(30 分鐘前) -
教育深耕夢想飛奔 太空紅藜種子落地土坂
(33 分鐘前) -
文化守護與生態永續並進 南投縣原民計畫表現傑出獲原民會特優肯定
(37 分鐘前) -
「三生有幸,遇見二林」USR計畫 建國科大點亮農村觀光
(3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