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23 | 今日新聞

海軍戰力最強紀德級艦 服役超過40年

海軍戰力最強紀德級艦 服役超過40年
海軍紀德級「馬公軍艦」發射標準二型防空飛彈。(圖/記者呂炯昌攝)

[NOWnews今日新聞] 海軍紀德級驅逐艦「馬公艦」(舷號1805),目前停泊在宜蘭蘇澳港,今(23)日上午驚傳火警,有民眾拍攝到,濃煙壟罩整艘戰艦包圍。海軍表示,馬公軍艦執行廠級維修通風間燒焊工程,1400時巡查人員發現儲物間冒煙,立即部署應處並排煙,無人傷損。紀德級驅逐艦為海軍噸位最大、戰力最強的一級作戰艦,但服役已超過40年。

1970年代,美國為親美的伊朗巴勒維政府建造4艘新型驅逐艦,以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艦體為基礎,搭配標準防空飛彈,具備強大防空能力。1974年簽約、1976年首艘艦開始建造,但1979年伊朗發生宗教革命,親美的伊朗巴勒維政府遭到推翻,取而代之是反美的宗教政權。面對美伊關係惡化,導致軍艦無法交貨給伊朗,故以便宜價格賣給美國海軍。

4艘紀德級艦以美國二戰時陣亡將領為名,包括紀德號(USS Kidd DDG-993)、卡拉漢號(USS Callaghan DDG-994)、斯科特號(USS Scott DDG-995)、錢德勒號(USS Chandler DDG-996)。紀德級艦配備AN/SPS-49(V)5 2D對空搜索雷達、AN/SPS-48E 3D對空搜索雷達,紀德艦艦首與艦尾各配備一具雙聯裝Mk 26雙臂飛彈發射器,能夠搭載68枚標準二型防空飛彈,以及127公厘MK45艦砲。

在美軍服役後,經過改裝最終使得紀德級驅逐艦的滿載排水量成為如今的9,950噸。1998年美國希望以每艘2,0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澳洲海軍,但遭到澳洲拒絕。

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爆發後,國軍深感海軍艦隊防空偵測能力不足,因而向美國提出採購神盾級驅逐艦。不過,美國遲遲不願出售,而是說服台灣採購紀德級驅逐艦。最後國防部以7.3億美金(約243億台幣),採購4艘紀德艦,並於2003年加入海軍服役。

由於紀德級返台服役適逢陳水扁政府執政時期,推動本土化運動,因此立法院於2005年決議,爾後艦名必須以台灣的人名或地名為名,捨棄過去以中國歷史名將或省會的命名模式,所以成軍時各艦改為以台灣四大軍港為命名,分別命名為基隆(舷號1801)、蘇澳(舷號1802)、左營(舷號1803)、馬公(舷號1805),並改稱為「基隆級」驅逐艦,隸屬168艦隊。

紀德級具有強大的防空、反水面、反潛及戰場管理能力,可擔任作戰支隊旗艦,控制重要海域阻敵進犯,亦可於作戰中心與戰管中心遭受損毀時,擔任備援。不過,該級艦服役40年後面臨電戰系統老舊問題,必須提升反制能力、提升艦艇存活率,因此2019年海軍編列19億9587萬2000元,替4艘紀德級軍艦的AN/SLQ-32電戰系統進行性能提升。

海軍原訂以「震海計畫」建造4500噸的新一代巡防艦,計畫經費249億4900萬元,原規劃是具備「小神盾」的作戰性能,但受限於戰系研發及整合、中科院研發的主動電子掃描(AESA)雷達無法滿足海軍要求,海軍改為先建造2艘新一代2500噸輕型巡防艦,防空與反潛型各一艘,希望能夠緩解燃眉之急。


海軍戰力最強紀德級艦 服役超過40年
海軍防空戰力最強基隆級艦,服役也超過40年。(圖/記者呂炯昌攝)


相關新聞


紀德級「馬公軍艦」驚傳火警!海軍:儲物間冒煙、無人員傷損


涉性騷記2大過撤職!李文忠秀73退將連署書力挺 國防部說話了


「海鯤號」潛艦4月海試跳票?國防部曝這條件必須先達成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