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 今日新聞

一名25歲女性因長年使用類固醇,骨密度低至-3.8,結果某次飛行途中遇到亂流顛簸,竟導致脊椎骨折。(示意圖,非當事人/取自Unsplash)
骨鬆性骨折威脅生命!高危險群及早用藥

一名25歲女性因長年使用類固醇,骨密度低至-3.8,結果某次飛行途中遇到亂流顛簸,竟導致脊椎骨折。(示意圖,非當事人/取自Unsplash)
[NOWnews今日新聞] 健保擴大骨質疏鬆症藥物給付,首次將高風險族群納入補助,對此醫師說,預防骨折要從檢查與用藥開始,民眾必須及早守護骨骼健康,以免骨鬆性骨折威脅生命。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崇桓說,台灣邁入高齡社會,骨鬆成為僅次高血壓的第2大慢性病,據統計,國內60歲以上每6人有1人罹患骨鬆,女性占8成,平均每3名女性、每5名男性中有1人終其一生恐發生骨鬆性骨折。尤其髖部骨折要特別注意,1年內死亡率近20%,並導致3成失能、8成無法獨居,造成家庭與醫療雙重負擔。
陳崇桓表示,為強化骨折防治,健保署已於3月起擴大給付抗骨鬆藥品,首次涵蓋尚未骨折但具風險因子的族群,包括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長期使用類固醇者,已從過去「骨折後治療」,進入「骨折前預防」的新階段。
對於預防,陳崇桓提醒,人的骨密度從40歲後逐年下降,停經後女性與年長男性特別需留意;此外,骨鬆常見骨折部位包含手腕、脊椎、髖部與上臂,輕微跌倒即可能導致骨折,建議長者與家人主動安排骨密度檢查,及早用藥以防未然。
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盧俊吉也說,臨床觀察到長期使用類固醇者、自體免疫患者都是高危險群,例如一名年僅25歲女性,因長年使用類固醇,骨密度低至-3.8,結果某次飛行途中遇到亂流顛簸,竟導致脊椎骨折,所幸即時手術與用藥,才得以避免失能。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吳至行則提醒,糖尿病與骨鬆共病者近4成,且跌倒風險高,應採取促骨生成與抗骨流失雙軌策略,搭配生活管理與藥物介入,以降低骨折復發率。
相關新聞
治骨鬆最怕自行斷藥!長效「懶人針」一年打一次:骨折風險降15%
從2層樓高摔下!男子脊椎爆裂複雜性骨折 新型微創手術隔天下床
比特犬攻擊騎士!咬合力猛到造成骨折 醫美修復助重建信心
最新生活新聞
-
-
2025/05/12 空氣品質說明(22:00)
(31 分鐘前) -
新校長還未報到 板橋高中學生先掛布條反對
(33 分鐘前) -
護理心連心、美食暖你心 中醫大新竹附醫慶祝護師節表揚優良護理師
(43 分鐘前) -
回家打球!他見好市多上架「雙人籃球遊戲台」 一票人驚:投600次就回本
(4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