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首創AI系統 「揪出早期胰臟癌」

台大醫院與台大合作,開發全球首套人工智慧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助胰見」。(圖/記者張乃文攝)
[NOWnews今日新聞] 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因早期無症狀、診斷困難,且病程進展十分快速,致死率極高,往往一確診幾乎等同宣告死亡。而台大醫院與台大合作,開發全球首套人工智慧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助胰見」,對於早期小於2公分的胰臟癌診斷準確率突破90%。
胰臟本身為在腹腔深處,病灶難以從常規CT影像清晰辨識,尤其是2公分以下的早期腫瘤,更是較難用肉眼察覺。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任廖偉智說,胰臟癌早期常無症狀,即便是電腦斷層如此精密的影像檢查也難以確認,但腫瘤若超過2公分,治癒機會也較低。
廖偉智說明,胰臟癌患者有症狀常已經是晚期,且早期胰臟癌不同於一般想像有明顯腫瘤,而是淡淡的影子,與其他胰臟的良性疾病較難區分。
廖偉智提到,透過台大開發的「助胰見」導入深度學習模型與多重影像資料訓練,可於PACS系統中即時分析病患CT影像,自動標示胰臟輪廓與可疑病灶位置,而時間僅需要2分鐘,可幫助輔助放射科醫師判讀。全國性臨床測試顯示,「助胰見」對早期(<2cm)胰臟癌具80%檢出敏感度,整體準確率更突破90%。
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醫師陳柏廷提到,先前一名67歲女性,因黃疸及搔癢就診,電腦斷層影像顯示總膽管與肝內膽管擴張,卻未見明顯腫塊,經AI輔助分析並搭配內視鏡超音波檢查後,成功揪出胰臟頭部隱匿病灶,確認為早期胰臟癌,得以及時治療。
另外,針對可利用助胰見分析的族群,廖偉智指出,包括有胰臟癌風險族群或懷疑症狀者,像是有強烈家族史、天生帶有基因異常,或是有慢性胰臟問題,如慢性胰臟炎、胰臟囊腫,還有50歲以上才突然發生的糖尿病等。
廖偉智表示,胰臟癌病程相當迅速,短則3個月就可看到明顯變化,透過助胰見的輔助,醫療人員也能揪出早期病灶,讓患者得以治療,存活率有望大幅提升至80%。
相關新聞
民眾黨立委疑北歐日照少「不宜焦慮症長居」!醫:不應偏頗論斷
三峽北大國小重大車禍15傷 土城醫院收治傷患病況曝
拜登罹攝護腺癌!醫示警:早期常無症狀 最大風險因子曝
最新生活新聞
-
-
混蛋法官與司法敗類孰輕孰重?/張靜
(19 分鐘前) -
花東夜空再度閃耀 2025螢火蟲電影院啟動
(20 分鐘前) -
粽香難抵寒士淚 人安端午送暖經費告急!
(21 分鐘前) -
三峽車禍高齡駕駛惹議 北市議員促補助反爆衝裝置
(37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