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示警:RSV對6個月內新生兒威脅大

醫師提醒,RSV對於0至6個月的嬰兒威脅尤其嚴重。(圖/記者張乃文攝)
[NOWnews今日新聞] 一名僅1個月大的嬰兒因因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48小時內從輕微咳嗽急速惡化到血氧僅剩88%,後續住進加護病房,住院治療11天才康復。醫師提醒,RSV對於0至6個月的嬰兒威脅尤其嚴重,且1歲內感染,日後氣喘風險也會增加。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重難罕中心主任曹珮真提到,先前遇到1名剛滿月的嬰兒初期僅咳嗽症狀,沒有發燒,後續卻出現呼吸喘、不進食,甚至發紺等症狀,送至急診後,發現血氧率僅剩88%,須住進加護病房。
曹珮真表示,一旦嬰幼兒感染RSV住院,輕症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約需3至7天,重症則可能長達20天,期間需接受氧氣支持等治療;醫師說,RSV是嬰幼兒住院和死亡的主因之一,台灣全年均有病例,對0至6個月嬰兒威脅尤其嚴重,感染後的住院率高。
曹珮真說,RSV感染尚無特效藥,僅能症狀治療,而感染RSV後,嬰兒常表現出呼吸急促、哮喘、帶有「咻咻」聲的喘鳴及厭食等臨床症狀。
曹珮真說明,若未及時處理,可能進而引發一系列嚴重併發症,包括細支氣管炎、阻塞性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導致住院。醫師表示,據統計,曾在1歲內感染RSV的新生兒,在7歲時患有氣喘的比例是未感染者的10倍。
長期追蹤發現,曹珮真提到,若1歲前曾因RSV導致的細支氣管炎住院,在18歲時罹患氣喘與反覆性喘鳴的機率顯著高於未感染者。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部長暨一般婦產學科主任黃建霈建議,孕期接種疫苗是有效的預防策略,讓媽媽的抗體能為新生兒提供初期的免疫保護。醫師解釋,因為新生兒能經由胎盤從母親獲得一些抗體保護,因此準媽媽接種疫苗後,可以產生保護性抗體並透過胎盤傳給寶寶,強化新生兒來自媽媽的先天保護力。
黃建霈說,除了勤洗手、適時戴口罩,特別是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節,避免帶寶寶到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場所,都是基本而有效的防護措施。
相關新聞
新冠疫情恐延燒至8月!疾管署估170萬人確診
新冠疫情爆「急診再度壅塞」?衛福部長:動員所有醫療體系準備
今年新冠最小重症!1個月大男嬰「肺發炎、酸中毒」 住加護病房
最新生活新聞
-
-
中彰榮家端節Buffet餐會 住民長輩大讚新奇又美味
(5 小時前) -
彰化榮服處端節前探慰住院榮民眷
(5 小時前) -
「南方沃野WOW YA!未來畜牧在屏東-ESG永續農業推廣活動」5/30登場
(5 小時前) -
2025/05/29 空氣品質說明(22:00)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