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8° )
氣象
2025-06-16 | 今日新聞

鯨豚保衛戰 澳洲、美國環團槓離岸風電

鯨豚保衛戰 澳洲、美國環團槓離岸風電
NOWnews採訪團隊,出海拍攝白海豚活動海域,圖為台電離岸風力發電第一期計畫。簡毓群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2025年4月8日,一紙行政判決書出爐,台灣環團經法院認證,可替白海豚提告成首例。國際正上演離岸風電開發與鯨豚保衛戰,結果憂喜參半,澳洲撤銷風電商開發申請;美法院認定官方已善盡生態調查,判環團敗訴。

距離台灣7000公里外的澳洲南部城市Kingston外海,正掀起一場風電開發與鯨魚保育的戰爭。2021年8月,由德國開發商 Skyborn Renewables 與英國 Australis Energy 合資,計劃在南澳 Kingston 附近海域建設一座離岸風電場,而該區域是保育類動物南露脊鯨(學名:Eubalaena australis)遷徙與繁殖重要廊道,環團向南澳政府抗議,別讓綠能犧牲海洋生態。

離岸風電恐衝擊鯨魚生態、1.8億岩龍蝦產業 南澳政府帶頭反開發

2023年8月17日,根據南澳政府公報指出,2大原因決定駁該風場開發申請。首先是生態衝擊,考量該風場恐衝擊南露脊鯨與海鳥棲地。其次是考量漁業生計,若開發後恐影響當地高達1.8億澳元(約新台幣35億)產值的岩龍蝦經濟命脈。直到2024年12月底,開發商撤銷環境審查申請,環團接受媒體採訪歡呼說:「撤案對鯨魚是一大好消息!」


鯨豚保衛戰 澳洲、美國環團槓離岸風電
南澳政府公報指出,基於衝擊生態與漁業決定駁風場開發申請。(圖/翻攝自南澳政府官網)

地球另一端,美國環團正替瀕危的北大西洋露脊鯨請命,法庭上對抗風電開發商。

美國環團替鯨魚請命敗訴 法院:聯邦政府善盡生態調查

2024 年 4 月 24 日,美國聯邦第一巡迴上訴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irst Circuit )裁定,駁回來自麻州南塔克特島(Nantucket)環團對 Vineyard Wind 離岸風電開發計畫的訴訟。法院認定,聯邦機構對瀕危的北大西洋露脊鯨(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已善盡保育措施與生態調查,不會構成危害,判風電廠商可繼續施工。

判決書指出,環團「反對風力渦輪機的南塔克特居民協會」(Nantucket Residents Against Turbines)質疑,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US Bureau of Ocean Energy Management,BOEM)與國家海洋漁業局(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NMFS)未妥善評估風電施工對鯨魚的影響,違反《瀕危物種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 ESA)與《國家環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NEPA)。

環團強調聯邦機構,忽略鯨魚在麻州南部海域日益頻繁的情形,也質疑官方保育措施,如季節禁工、緩啟打樁、觀察員及聲學監測等方式,實際成效不足。

法官表示,國家海洋漁業局已經善盡相關生態調查,並引用包括鯨豚學者的相關研究,研究報告指出鯨魚活動熱區與打樁期並無重疊,且保育措施符合風險防範。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也未「盲目依賴」生物學意見書,而是進行獨立分析,搜集相關資料等。

「只要有一隻鯨魚死亡就足以危及族群!」環團向法官所提出的主張,法院認為這說法缺乏證據支持,也未在訴訟初期提出。環團向法官說明,擔心風電水下打樁產生的噪音,恐導致鯨魚改變原本遷徙或覓食路徑,離開原棲地,轉而逃到漁業捕撈密集的海域,提高鯨魚被漁網纏繞死亡或受傷風險。對此,法官認為環團未提供科學證據,不予採信。

最高院維持地方法院判決,認定聯邦機構無違反《瀕危物種法》及《國家環境政策法》。儘管環團上訴至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於 2025 年 1 月拒絕受理,未進一步說明理由。

這起判決迎來離岸風電產業者與聯邦政府的歡呼,被視為美國推動綠能政策的勝利。從台灣、澳洲乃至美國,離岸風電如何在產業開發與生態保育兩者間取得平衡,考驗執政團隊的智慧。


鯨豚保衛戰 澳洲、美國環團槓離岸風電
美國聯邦第一巡迴上訴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irst Circuit )判決書。(圖/翻攝自美國聯邦法院)


相關新聞


血色海灣1/上百風機插滿白海豚家園 環團槓環境部3大爭議


血色海灣2/NOWnews隨環團出海 直擊白海豚棲息地


血色海灣3/風電衝擊海豚3缺失:漁船迫近、紀錄造假、噪音超標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