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感染新生兒腸病毒 出生6天過世

疾管署說明疫情。(圖/記者張乃文攝)
[NOWnews今日新聞] 疾管署今(1)日公布,新生兒腸病毒死亡個案再新增一例,為北部4天大男嬰,感染腸病毒併心肌炎、肝炎,經加護病房治療仍不幸於發病第3天過世,為今年第5例新生兒腸病毒死亡。疾管署呼籲,家長和新生兒醫療照護機構應提高警覺,注意防範腸病毒措施。
疾管署說明,上週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死亡個案,為北部男嬰,出生4天開始陸續有嗜睡、活動力下降、發紺等症狀,隔日出現心搏過緩、呼吸困難轉至醫院,診斷為心肌炎、肝炎併休克疑似腸病毒感染,收治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並給予免疫球蛋白,檢驗為腸病毒陽性。
疾管署提到,經積極治療仍不幸於發病第3天死亡,為今年第6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也是今年第5例新生兒腸病毒死亡。
疾管署指出,今年累計9例腸病毒重症(含6死),重症病例數為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佔6例(含5死),5例為伊科病毒11型重症、今日公布的1例腸病毒分型檢驗中。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26週(6月22日至6月28日)門急診就診計6,696人次,較前一週(6,892人次)略降2.8%。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伊科病毒11型為多且持續新增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通報重症病例,新生兒重症發生風險持續。今年已累計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6例死亡),仍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6例 (含5例死亡),分別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5例及腸病毒分型檢驗中1例。
疾管署已於官網成立「新生兒腸病毒防疫專區」提供孕產婦和家中有新生兒的注意事項、衛教資源、感染管制指引、常見問答等,供民眾查詢。疾管署再度呼籲以下新生兒腸病毒流行期間防疫措施:
1.如家中有新生兒,建議:
儘量謝絕訪客,也儘量謝絕親朋好友對新生兒抱抱親親。
儘量避免讓新生兒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
如家人有症狀請自我隔離或做好防護,儘量不接觸新生兒。
家人工作或外出後返家先更衣洗手,在摟抱、餵食新生兒前,務必以肥皂正確洗手。
保持環境清潔,定期清消嬰兒的玩具和生活用品。
新生兒出現發燒、活力不佳、進食下降等症狀,應儘速送醫。
2.如本身是或家中有快到預產期的孕婦,建議:
若出現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
如家人有症狀請自我隔離或做好防護,儘量不接觸孕婦。
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有症狀的人士。
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環境清潔。
相關新聞
天熱一直喝水還是口渴!小心潛藏5疾病 警訊一次看
喉嚨卡卡!一表自測「咽喉胃酸逆流」 1問題口咽癌風險恐增
蘇一峰批「門診打抗生素治療」難看診!急診醫曝流程:不影響
最新生活新聞
-
綠白質詢隔空交火 黃國昌批司法怠惰
(13 分鐘前) -
研究:看見潛在感染者 會引起免疫反應
(18 分鐘前) -
長者量聽力特展 老年生活要善保養
(18 分鐘前) -
以若不在加薩停火 英威脅承認巴勒斯坦
(19 分鐘前) -
全國首見AI+倫理素養課 北市推《AI未來新世界》全面上線
(2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