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7-04 | 今日新聞

男大生看演唱會突倒地!醫曝3原因

男大生看演唱會突倒地!醫曝3原因
有大學生看演唱會突然昏倒,診斷為惡性心律不整。(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

[NOWnews今日新聞] 一名21歲男性大學生參加演唱會時突然暈倒,經過民眾協助施行心臟按壓及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的電擊,並送至急診,確認為惡性心律不整,經治療轉至普通病房,順利出院。醫師提醒,常見原因包括迷走神經性昏厥、心因性昏厥及姿勢性低血壓導致,要留意當大腦血流中斷時,只須超過6至8秒即可引起意識喪失。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提到,昏厥的定義為,腦部血流供應不足,造成暫時功能障礙而導致意識喪失;而特色有3個,包括突然發作、歷時短暫及自發性完全恢復。醫師指出,大腦血流中斷只須超過6至8秒即可引起意識喪失,常見原因如,迷走神經性昏厥、心因性昏厥、姿勢性低血壓導致。

簡韶甫分享一位個案是參加演唱會時突然暈倒,經民眾施行心臟按壓及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電擊後,恢復自主心跳及呼吸,後續由救護車轉至急診求治,經診斷為惡性心律不整,置放體內心臟去顫器後轉至普通病房,後續順利出院。

簡韶甫提到,以「血管迷走或血管抑制昏厥」為最常見的一種昏厥,原發機制是強烈生理或心理刺激,如疼痛、恐懼、焦慮、咳嗽,導致迷走神經活性增強等,進而降低心跳和血管舒張,使得心臟血液輸出量下降,腦部血液灌流不足產生頭暈及昏倒等症狀。

簡韶甫表示,其他觸發因素可能包括吃太多食物、喝酒、密閉空間及環境濕熱,其臨床表現幾乎一定會有前驅症狀,如疼痛、躁熱、噁心、嘔吐、頭暈、盜汗、手腳冰冷,最後會失去意識。

心因性昏厥可能是由心臟構造異常或心律不整所致。簡韶甫提到,常見心因性昏厥可能與瓣膜性疾病、原發性肺高壓、肺栓塞、心肌病變或心肌梗塞等相關,也容易反覆發作,且常常沒有前驅症狀,後續產生的併發症較多,建議由醫師安排檢查以釐清發生原因。

簡韶甫說,姿勢性低血壓則發生在姿勢改變後,昏倒前沒有明顯徵兆,其昏厥可能是體內水分缺乏導致,像是水分攝取不足、腹瀉、月經出血或使用利尿劑等。

簡韶甫表示,臨床可經由詢問詳細病史、釐清暈厥前相關症狀及過去有無類似經驗,並透過檢查加以鑑別及排除原因。

簡韶甫提醒,不管昏厥原因為何,應盡早就醫評估昏厥病因,並對於惡性心律不整引起的心因性昏厥病患,考慮盡早置放植入性去顫器以減少後續病發症。

簡韶甫提到,雖然大多數昏厥預後良好,但反覆發作會影響生活品質,因此生活型態改變和就醫尤為重要。



相關新聞


健康食品新增「膝關節保健」加入小綠人標章!須通過12週人體試驗


十大死因肺炎死亡率唯一上升!抗藥性難纏 台大醫勸2類人打疫苗


全台飆高溫熱爆!急診醫示警「1疾病」恐致命 身體完全無法散熱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