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7-07 | 今日新聞

颱風侵襲後1疾病風險高!症狀像感冒易忽略

颱風侵襲後1疾病風險高!症狀像感冒易忽略
丹娜絲颱風襲台,颱風後則要留意可能透過吸入塵土等感染類鼻疽桿菌。(示意圖/記者吳翊緁攝)

[NOWnews今日新聞] 每年7、8月為颱風季節,除了防災外,颱風來襲帶來的強風暴雨,也容易使土壤中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更容易傳播,每每在颱風後疾管署也曾多次提醒,可能透過吸入、食入受汙染的塵土或水而受感染,也因大部分症狀不明顯,常被忽略為感冒,要留意發燒、頭痛及胸痛、咳血等症狀,盡速就醫。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類鼻疽之致病菌為類鼻疽桿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屬假單孢菌屬革蘭氏陰性桿菌;通常發病的個案,其皮膚多有擦傷、撕裂傷或燒傷傷口,並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

疾管署指出,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大多在颱風後一個月內,會出現確診個案。

疾管署提到,類鼻疽的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也可長達21天。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也因並不明顯,常常被人忽略以為是感冒,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盡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

疾管署提醒,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如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

疾管署指出,醫師診療若遇有疑似個案,應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相關新聞


「狼醫查詢平台」規劃拖延挨批!衛福部曝最新進度:目標8月公布


8歲童染「噬肉菌」住加護!醫示警個案增:社區已有流行


醫改會批「狼醫查詢平台」規劃跳票!衛福部:要先有法源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