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日咳大流行 前台大醫:1族群別去

日本「百日咳」疫情創2018年以來最大流行,且持續走向高峰。示意圖。(圖/pixabay)
[NOWnews今日新聞] 近期國際間百日咳疫情上升,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旅日達人林氏璧也在粉專上,以「日本百日咳創2018年以來最大流行,持續走向高峰」為題提醒民眾,6個月以下的嬰兒感染有可能重症,造成肺炎、腦炎、抽搐、缺氧性腦病變、腦出血甚至死亡,因此最需要保護的是嬰兒族群,6個月以下嬰兒不建議前往流行區,如果可以的話,至少需在18個月、四劑都打完後再帶去。
林氏璧在旅遊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中發文表示,上次他在5月底發文時,日本百日咳確診數已破一萬六千人,是2024年一整年的4倍以上,接近前次2019年大流行時一整年的人數。而到6月底止,這個數字已經到了3萬9672人。
林氏璧提到,百日咳雖不像新冠和流感,在大小孩及成人預後良好,幾乎不會死亡或有併發症, 頂多就是咳很久很困擾。但在6個月以下的嬰兒有可能重症,可造成肺炎、腦炎、抽搐、缺氧性腦病變、腦出血甚至死亡,因此最需要保護的是嬰兒族群。若未接種疫苗且未經治療,6個月以下嬰兒感染百日咳的致死率為1-3%。簡單的結論,6個月以下嬰兒我是不建議前往流行區。如果可以的話,請在18個月四劑都打完後再帶小朋友前往流行區。
百日咳潛伏期一般約為7~10天(範圍 4-21 天)。由於潛伏期較長,因此在一趟5~7天的旅程中你多半不會在旅程中就發病,很可能是回國後才會發病。因此可能不需要太擔心在旅途中需要就醫。而日本流行的狀況是「今年前半年累積確診人數則到達了39,672人,已經至少是2019年整年的兩倍以上了。」
都道府縣統計來看,六月底這週報告最多的地區:東京都234人,琦玉縣229人,神奈川縣163人,茨城縣154人,新潟縣140人。不過幾乎全日本都有案例。若以2025年第1~21週的累積報告數來看,前三名是新潟縣(1,473例)、東京都(1,448例)、大阪府(1,276例)。若以每10萬人的報告數來看的話,前三名是宮崎縣(81.1例),新潟縣(70.2例)、高知縣(68.9例)。
以年齡來看,這波日本百日咳疫情大幅集中在19歲以下族群。截至2025年的第21週,在所有年齡組中,10至19歲的病例數最多,佔58.7%(13,129例),其次是1至9歲,佔23.6%(5,268例)。最令人擔心1歲以下的嬰兒則佔了2.4%(548例),目前至少已經有4個小於4個月的嬰兒死亡的案例。

至於台灣的狀況,林氏璧指出,疾管署1日表示我國近期百日咳疫情上升,6月份共新增17例本土確定病例,今年上半年累計35例(含7起家庭群聚及1起家庭延伸校園群聚),皆為本土病例,年齡以11-18歲共13例(占37%)為多,其次為6個月(含)以下嬰兒8例(占23%),今年病例數自5月起呈上升趨勢,且累計病例數為近10年(2016年以來)同期最高。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百日咳單月17例相當少見,其中9例當中有5例是校園群聚,為12年來最高,上一次是2013年8例校園群聚。國內百日咳預期7、8月將呈現增加趨勢,加上鄰近日本今年大流行,暑假期間許多人會到日本旅遊,因此預計暑假結束至開學後,仍會有個案及群聚發生。不過台灣並不會像日本一樣暴增上萬例,因為台灣在學童小學入學前就會補足5劑百日咳疫苗。然而接種疫苗後5到10年疫苗保護力衰減,近期青少年個案人數也增加,羅一鈞呼籲青少年可以考慮自費接種一劑百日咳疫苗。國內ACIP和兒童感染症醫學會亦建議11-18歲青少年自費追加一劑減量破傷風白喉百日咳混合疫苗,除保護青少年避免感染百日咳外,也進而避免傳染給同儕及嬰兒。
相關新聞
台灣百日咳大爆發!創10年新高 初期像感冒、還沒狂咳傳染力最高
百日咳創10年新高!北部群聚爆9例確診 家人、同學皆有感染
中市出現首例本土百日咳確診 衛生局籲嬰幼兒準時接種疫苗
最新生活新聞
-
吳濁流小旅行激發文學創作力 竹縣文化局攜手家扶學童走讀新埔
(30 分鐘前) -
防堵「監理信箱」釣魚詐騙,高雄市區監理所揭辨識關鍵
(32 分鐘前) -
竹縣「精神文藝畫展」竹北遠百開展 衛教互動打卡可獲得小禮品
(35 分鐘前) -
嘉藥代校長真除 張翊峰博士:團結共好邁向高峰
(39 分鐘前) -
2.2萬張終身學習券 教育部:使用期限7/30
(3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