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隊一天被逼抽三次血!醫曝後果

為了配合研究計畫,台師大女足隊員被要求「連續14天抽血、一天抽3次」。(圖/翻攝范雲臉書)
[NOWnews今日新聞] 台師大女足隊遭教練威脅,需配合協助抽血,且一天三次,引發各界質疑。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醫療副主任柳朋馳受訪時提到,若在營養足夠的狀態下,血量流失可能要考慮貧血問題,而血管部分,一旦頻率高、抽血量大,最後抽到沒血管可扎,就可能導致下針處硬化外,也會長出血管瘤,運動時就會出現受傷情形。
台師大女足隊遭爆料,教練周台英要求隊員為了實驗,需一天配合抽三次的血,且不從就要扣學分。
對於頻繁抽血造成的危害,柳朋馳受訪時提到,首先要看抽血的量及時間,若為期不短,加上量也不少,就可能有貧血疑慮。醫師指出,營養足夠時,或許還不至於對身體造成直接傷害,但「心理壓力」是無法忽略的。
柳朋馳也說,即便扎針位置是有輪替的,但是可以抽血的血管並沒有那麼多,最後若沒血管可扎,可能會像毒癮患者,最後看到血管下針處的硬化,或有癒合不良的問題。
柳朋馳表示,這種情況下,血管的某些點較為脆弱,也有瘀青、血管破裂風險,即便不一定會造成長期的重大健康問題,但短期而言,心理壓力、某些關節處的血管受傷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醫院臨床也不會每天扎針三次以上,柳朋馳分享,即便是醫療需要抽血一直無法順利抽取,也會換位置,且大多會以扎一次、抽三管的類似狀況處理。
柳朋馳也擔憂,若是非技術純熟、也非專業人員時,就會增加紮針次數,而每抽一管扎一次,就可能有局部血管出問題的狀態。醫師提到,單點扎三到五次針,血管會相當脆弱,甚至會出現該位置有血管瘤、皮下澎起的狀況。
柳朋馳表示,若連續扎的時間超過一個月,血管癒合時,血管壁可能有異常,周邊血管增生等,就容易有自發性破裂問題,而女足隊身為運動員,常會有碰撞及高張力的時候,更可能會受傷。
相關新聞
女足抽血案遭爆「中央大學有份」!校方:參與內容僅非侵入性檢測
9歲童高燒冒「草莓舌」!醫檢查:是猩紅熱 症狀像感冒常被忽略
40歲以上手麻!小心椎間盤突出 醫示警2類人高風險
最新生活新聞
-
-
在韓國東西不見怎麼辦?網友推「神級APP」
(35 分鐘前) -
雲林培育150名數位引路人 盼縮短數位落差
(37 分鐘前) -
台南四大月老廟單身聯誼擬招募140人 8/24登場
(37 分鐘前) -
台灣遊樂園人氣排行出爐!義大世界奪冠 「這黑馬」竄升前三
(4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