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一聽到「捷運關門聲」全身冒冷汗

醫師表示,有恐慌症患者一聽到捷運關門聲就全身冒冷汗。(示意圖/記者張家瑋攝)
[NOWnews今日新聞] 一名科技業工程師因長期睡眠不足,且超時工作,上班前就感覺頭昏腦脹,有次只灌了一杯濃咖啡就匆忙進捷運站,但僅聽到關門聲,就突然感覺心跳加速、不能呼吸,甚至全身冒冷汗,只坐了一站就衝下車,癱軟在月台上。醫師表示,恐慌發作地點常在人多、擁擠又閉塞的環境,如電梯、捷運車廂,發病若不治療,會持續發作及惡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提到,恐慌症(Panic Disorder)是一種特別的心理疾病,常常是不可預期的突然發作,且發作前少有徵兆,但是嚴重發作時間都不長,很少超過半小時。
陳大申說,恐慌症患者常擔心會隨時發作,發作頻率可能好幾個星期一次,也可能一天好幾次。發作地點則常是在人多、擁擠又閉塞的環境,如電梯、捷運車廂,有的患者則在開車上高速公路或經過隧道時發作。
只是,恐慌症患者常四處求醫,被送到醫院急診室做許多檢查,如心電圖、肺功能、超音波等,但往往所有檢查及抽血結果都正常,也找不出病因。
陳大申提到,大部分患者不知道自己得的是「恐慌症」,更不知道應該看精神科或身心科,也不了解目前精神科治療恐慌症有相當好的成效,因此白走了多年的冤枉路。
陳大申舉例,曾遇過一名個案是業務代表,半年前某一天開車上高架橋時,突然覺得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整個人覺得快要死掉,連忙跑到最近的醫院掛急診。
陳大申表示,患者跑遍各大醫院心臟科、胸腔科、腸胃科及無數次的急診,醫師都宣布檢查結果一切正常,而某些醫師更會對他常常在半夜掛急診顯得不耐煩。
陳大申提到,病人與同事開始懷疑他是不是裝病,主管更有意無意嘲諷,讓個案心情更加低落。終於某次在急診室照會精神科後,醫師告訴患者得了「恐慌症」,病人才擺脫三天兩頭掛急診的命運,在精神科得到妥善治療。
另外,也有一位長期睡眠不足與忙碌的超時工作的科技業工程師,上班前都感到頭昏腦脹,有次在出門前早餐只灌了一杯濃咖啡就匆匆忙忙跑進捷運站,聽見捷運車廂關門聲突然覺得心跳加速,不能呼吸,全身冒冷汗,只坐了一站就趕快衝出車門,癱軟在月台上大口喘氣,很久都無法平復,漸漸不敢再搭大眾交通工具。
陳大申指出,恐慌症相當常見,但大多數的患者都不知可以到精神科門診治療,患者往往不知長年受苦的不知名病痛,其實是治療效果相當好的恐慌症。
也因為診斷上有13類症狀,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內發生,通常是數10分鐘內,合併有強烈的害怕或不適。
陳大申提醒,出現4種以上症狀,包括心悸或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或窒息透不過氣來的感覺、喉嚨哽塞、全身出汗、身體發麻刺痛或顫慄發抖、胸口劇痛不適、頭暈身體不適或暈厥眼前發黑的感覺、失真等;或失去現實感,而對四周環境感覺陌生、害怕失去控制而即將發狂、害怕即將死亡、感官感覺異常、面部潮紅或冷顫、害怕無法控制自己情緒行為等要留意。
陳大申提到,這些症狀常常同時出現,患者常常感到快要死掉,覺得無助而恐懼,久而久之預期的負面非理性思考不斷加強,稍有症狀就更擔心恐慌再次發作,因此常合併憂鬱情緒或失眠。
陳大申解釋,恐慌症治療其實相當容易,包括藥物治療,目前的抗憂鬱劑與低劑量的抗焦慮劑,就可以有效阻斷恐慌發作。
陳大申說,恐慌症的特色是「只要能夠診斷出來、治療就很容易」,千萬不要著急,好好遵從醫囑,耐心服藥,只要了解恐慌發作絕無生命或身體的危險,自然可以放鬆心情,目前使用抗憂鬱劑治療恐慌症在數週到數月內就可見效,可能就此不再發作。
相關新聞
孩子身上冒「不明甜味」恐觸法!4徵兆小心是接觸電子煙
川普靜脈功能不全!醫揭主因:他已算天選之人 曝2招可改善
45年來首解禁!食藥署預告安非他命類藥品 可用藥物難治型癲癇
最新生活新聞
-
廟埕歌仔戲青銀共演發表 中埔鎮安宮熱鬧滾滾
(13 分鐘前) -
好熱!13縣市亮高溫燈號 新北三峽午後飆39.2度
(19 分鐘前) -
台積電一度衝1180元 台股終場漲512點
(20 分鐘前) -
朝陽科大邀請芬蘭音樂教育權威 新式教學吸引高中職共學
(21 分鐘前) -
贊助韓國兩大天團演唱會 CUBE卡享尊榮禮遇
(2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