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急症中心解急診壅塞!醫界喊話要有誘因

健保署為解決急診壅塞,預計試辦假日急症中心,而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建議,應有更完整配套。(示意圖/翻攝Pixabay)
[NOWnews今日新聞] 衛福部健保署擬最快於10月試辦「假日急症中心」,在急診較壅塞的大型醫院附近,將醫院、診所作為據點,分流患者。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針對檢傷第四級、第五級的輕症患者進行適當分流,肯定其政策,但希望配套也更能周全,包括輕症若至急症中心,費用上只需一半,就有機會引導民眾適切就醫。
近年來各大醫院急診室假日壅塞,對於第一線醫護造成極大壓力,健保署表示,將規劃急診壅塞醫附近設置「假日急症中心」,針對檢傷第四、第五級的輕症患者進行適當分流,轉至診所或較小型醫院就醫。
洪子仁認為,在可行性上可能會面臨3大挑戰,包括診所硬體與服務量能待補強,因為多數基層診所不具備完整檢驗、X光與處置設施,若無補助,難以承擔即時診療責任。
洪子仁提到,若以醫學中心醫師支援,恐造成原院區排班壓力,尤其當前人力普遍吃緊,建議改採在地醫師輪值機制。他認為,在責任風險與醫療界限上,則需清楚界定,應清楚規範假日急症中心服務內容、轉診標準與急重症識別責任,避免醫療糾紛爭議。
不過,為鼓勵輕症病人就近就醫,洪子仁建議,政府在財務面與使用體驗上明確設計誘因,像是費用差異具吸引力,因為目前輕症民眾至醫學中心急診,部分負擔約750元,加上急診掛號費接近1000元,若至假日急症中心,掛號費加部分負擔只要約一半的費用,可能有機會引導民眾適切就醫。
但洪子仁認為,人力能否穩定,是此制度成功與否的關鍵;像是「時段包裹式+就診人次加成」的混合模式,兼顧風險承擔與服務量誘因。
洪子仁也說,醫師人力可結合公會協調機制,盤點在地診所醫師、退休醫師或具急診經驗的非醫學中心人力,減輕大型醫院壓力。護理人力可透過跨院支援與地區調度,搭配護理人員回流誘因機制,共同承擔假日服務責任。
洪子仁指出,健保署可於初期選定全台6至8家急診量前段醫院周邊試辦,累積可行經驗。
洪子仁說明,假日急症中心是一項值得期待的制度創新,但不能只是空間的設置,而應是醫療系統整體思維的轉型,讓人力配置、財務誘因、病患行為改變三者同時到位,急診壅塞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方。
相關新聞
男坐下「蛋蛋緊緊的」!一查攝護腺癌第四期 癌細胞擴散全身
中國廣東屈公病爆發!和登革熱哪裡不同、台灣疫情 QA一次看懂
上引水產「南方本鮪中油清肉」出包!被驗出重金屬超標
最新生活新聞
-
新北「野菜學園祭」開展!五感體驗結合永續 展現五星城市食農實力
(41 分鐘前) -
不打針、不用藥!幹細胞分泌物有望成乳牛天然保健新方案
(41 分鐘前) -
百萬YouTuber千千帶頭改造台灣老店!崇文涼麵成「水水灶咖」轉型首站
(41 分鐘前) -
謝幕不是終章!米其林餐盤餐廳Marc L³將歇業 主廚廖偉廷將以新品牌重啟感官之旅
(41 分鐘前) -
6旬婦「筷子插進煮麵鍋」嚇壞店家! 網嘆:老一輩的確會這樣
(5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