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0° / 28° )
氣象
2025-08-27 | 今日新聞

月經來不能吃冰?中醫破解4迷思

月經來不能吃冰?中醫破解4迷思
中醫師分享,經痛4大迷思,包括能不能吃冰等。(示意圖/取自photoAC)

[NOWnews今日新聞] 「你是不是吃太多冰的,月經才亂掉?」經期不順、經痛或是週期紊亂是許多女性的困擾,但只要出問題,不少長輩會建議,不要吃冰或是認為多喝薑茶就可以緩解;但事實上,中醫師也一一破解民眾對於月經的迷思。

新悅中醫診所院長林雅瑩提到,在中醫理論中,月經是「氣血」在女性身體中正常運行的表現,與肝、脾、腎三臟功能密切相關。但不是每個女性在經期結束後都需要進補。

林雅瑩提到,有些人可能反而加重體內濕熱、氣滯,造成更多困擾,更有些迷思要提醒民眾:

1.多喝薑茶就能緩解痛經嗎?
林雅瑩說,部分正確。薑茶能溫經散寒,對「寒凝型」經痛有效。但若是「濕熱型」「陰虛型」,喝薑茶反而可能上火、經血過多、口乾便秘。因此喝薑茶前應先了解自身體質。

2.月經來不能洗頭?
林雅瑩提到,並不絕對。因為古人擔心頭濕受寒影響氣血運行,但現代只要洗後馬上吹乾,注意保暖,其實沒有問題;反而保持清潔更重要。

3.月經來不能吃冰?
視體質而定。林雅瑩提到,寒性體質者,如手腳冰冷、經痛、大塊血塊,在經前、經期中確實應忌口冰冷。熱性體質者,包括會便秘、煩躁等,只要在經期適量,不要吃太多冰涼的應該還不至於有大礙。醫師認為,重點在「適度」與「體質辨證」。

4.經痛只能忍耐?
林雅瑩說,經痛是身體的警訊,應重視體質調整與潛在病因。若長期嚴重經痛、週期紊亂、血量異常,應儘早就醫檢查。 青春期或年輕人的原發性痛經,有時候是收縮太厲害,不一定真的是宮寒。

林雅瑩提醒,35至45歲的女性, 若有經量過大或嚴重痛經的問題, 可能還要進一步檢查是否有肌瘤或肌腺症的結構問題。

3招緩解月經不適 中醫:可按穴道緩痛

林雅瑩分享緩解月經不適的3招,透過飲食養生,像是寒凝血瘀型的人,可喝薑茶、桂圓紅棗茶、羊肉湯,避免冰品;而氣血虛弱型者,可依中醫指示,吃紅棗、枸杞、黑芝麻、四物湯。

另外,濕熱下注型者,林雅瑩建議,可攝取薏仁水、綠豆湯、少吃油炸與辛辣;而氣滯血瘀型,則可喝玫瑰花茶、山楂、留意情緒壓力釋放。

林雅瑩表示,穴道按摩也能調經緩痛,如腳踝內側上方的「三陰交」可調肝脾腎,也是婦科要穴;膝蓋內側的「血海穴」能活血化瘀,改善血塊;肚臍下三寸的「關元穴」能補腎補氣,調經止痛。

林雅瑩推薦,可每日按壓2至3次,每次2至3分鐘,有助調理經期;同時要留意作息調整,包括經期避免熬夜與情緒起伏,並要適度運動等。

林雅瑩提到,若出現以下情況,建議盡早諮詢中醫師或婦產科醫師,如經期間隔異常、經痛難耐、非經期出血或疑似子宮肌瘤、多囊卵巢等婦科問題。



相關新聞


日本「太田胃散」出包!外盒日文標示有誤 食藥署召回41萬罐藥品


今年本土登革熱10年最晚!高雄爆社區群聚 症狀、傳染途徑一次看


類鼻疽增1死!50多歲男冒咳嗽、腹瀉 三度就醫「腳上有傷口」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