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8° / 27° )
氣象
2025-09-02 | 今日新聞

衛武營首次上演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

衛武營首次上演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於 9月4日至7日推出華格納《羅恩格林》全本於台灣首演,圖為彩排記者會大合照。(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於 9月4日至7日推出華格納《羅恩格林》全本於台灣首演。這部長達4.5小時的史詩,不僅體現華格納「整體藝術」理念,將音樂、劇本、文學與舞台設計融為一體,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也認為,這不只是《羅恩格林》在臺灣的首次全本演出,更是華格納歌劇第一次踏上南臺灣的舞台,對所有南部的觀眾來說,都別具意義。

此次製作由衛武營攜手德國萊茵歌劇院2014年原版團隊合作,以「第二文本」的當代詮釋,將中古聖杯騎士傳說轉化為現代金融權力角力。原汁原味保留音樂與唱詞,同時透過當代視角演繹一則關於愛情、信任、權力與慾望的寓言。將中古聖杯騎士傳說轉化為現代金融權力鬥爭,在保留原創音樂與唱詞的前提下,以當代視角深刻演繹一則關於愛情、信任、權力與人性慾望的永恆寓言。

簡文彬表示,衛武營的歌劇之路,是與觀眾共同成長的十年。歷經15部作品的淬鍊與積累,讓我們有信心挑戰這部全長4.5小時且幕幕經典的鉅作。這不只是《羅恩格林》在臺灣首次全本演出,更是華格納歌劇第一次踏上南臺灣的舞台,對我們、對所有南部的觀眾來說,都別具意義。

《羅恩格林》在華格納的創作風格上是一個關鍵的轉捩點,它是華格納最後一齣被稱為『歌劇』的作品,卻已清晰展現未來『樂劇』的雛形。也因此它風格獨具,一方面被譽為『最義大利的華格納歌劇』,其保有優美的旋律與結構感,另一方面,劇中近40個『主導動機』的巧妙運用,又預示了他後續作品的龐大架構,絕對是觀眾『入門』華格納的首選。在衛武營歌劇十年之際,我們準備好了將這部鉅作獻給大家,也誠摯地邀請大家走進劇院,感受華格納的獨具魅力。」

《羅恩格林》的音樂、劇本、歌詞及舞台設計皆由華格納親自創作,體現其革命性的「整體藝術」概念,讓舞台上的一切元素都與故事情節緊密結合,達成音樂與劇情的高度統一性及連貫性。華格納亦在其中運用獨創的「主導動機」手法,為劇中人物、事件或概念設計特定旋律,讓角色的情緒與內心狀態都能在音樂中完美展現。如序曲中的「聖杯動機」,透過高音絃樂和泛音的使用,創造出一種神聖、飄渺的音色,象徵著聖杯隱藏的光輝以及羅恩格林的真實身分。

華格納在序曲中展現了驚人的配器技法,他讓四位小提琴手獨自演奏泛音,創造聲音的「不確定性」,象徵搖曳的光芒,而其餘小提琴手則分成四組演奏「實音」,代表蠟燭穩定的火焰,創造出立體又富有象徵意義的音響效果,也讓聽眾在沒有歌詞的情況下,也能直覺地感受到作曲家想傳達的情緒和隱藏其中的暗示。

除了管絃樂團的豐富配器外,《羅恩格林》編制上更需要壯麗的合唱團與舞台樂隊,來展現華格納歌劇聲勢浩大、氣勢磅礡的音響效果。此次再度與德國萊茵歌劇院攜手,引進2014年首演由莎賓娜・哈特曼亨(Sabine RTMANNSHENN)執導的版本。她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背景,將中古世紀的王權鬥爭,巧妙轉譯為現代銀行內的商業戰爭。


衛武營首次上演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
衛武營歌劇十年淬鍊,獻上台灣史上首部全本華格納《羅恩格林》。(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為將此經典製作完美呈現於衛武營,原版舞台設計師更親自來臺,針對衛武營更寬、更高的舞台進行調整,使視覺效果比德國原版更為宏大。在聽覺層面,第二、三幕中更有多達12支的小號,將分佈於舞台及觀眾席的不同位置鳴奏,以壯闊的空間音效,打造出無與倫比的沉浸式聲場震撼,如此精心的製作設計,將由頂尖的演出團隊來完美詮釋。


衛武營首次上演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
9月2日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彩排記者會照片。(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至於卡司陣容一樣星光熠熠。國際知名男高音文森.沃夫史坦納(Vincent Wolfsteiner)、布蘭登.岡奈爾(Brenden Gunnell)領銜主演,與女高音席薇亞.漢瓦希(Sylvia Hamvasi)、女中音海克.維瑟斯(Heike Wessels)攜手演繹。台灣聲樂家耿立、翁若珮,以及趙方豪、賴恩予等優秀新銳,也將挑戰角色,共同為台灣史上首部全本《羅恩格林》寫下榮耀一頁。



相關新聞


黃金蕎麥首度融入糕餅 台南開發黃金蕎麥蛋黃酥首度亮相


駁斥高雄國賓拆除案遭質圖利 高市府:程序依法合規


成大實驗室爆炸意外 2學生灼傷送醫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