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婦罕見羊水栓塞「瀕臨腦死」!跨科搶命

花蓮一名41歲的個案原先準備生產,突然遇到罕見的「羊水栓塞」,醫院跨科將患者從鬼門關搶回命,且母女均安。(圖/門諾醫院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花蓮一名41歲的個案原先準備生產,卻在剖腹產過程中突然遇到罕見的「羊水栓塞」,短短一個月內,歷經大出血、腎衰竭、腹部腔室症候群,病情數度危急,甚至瀕臨腦死。後續門諾醫院緊急跨科別、中西合療,將患者從鬼門關搶命,且母女均安。
門諾醫院婦科主任廖基元提到,一位患者因前置胎盤、妊娠糖尿病等高風險因素,在醫院接受剖腹產。當嬰兒順利出生時,意外卻同時發生,當時個案突然血壓驟降、意識喪失。
廖基元說,初步診斷為羊水栓塞,一邊急救的同時,也緊急呼叫團隊支援,並啟動大量輸血計畫。而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黃振銘透露,當時正在進行一場主動脈手術,接獲急電後火速趕往產房。

黃振銘指出,羊水栓塞非常罕見,在美國約每4萬名產婦才會出現1例,歐洲約5萬分之1,但死亡率可能高達60%。其致命之處在於,胎兒細胞、組織或羊水進入母體血液後,引發嚴重過敏性反應和免疫風暴,造成急性心肺衰竭,後續還可能出現凝血功能異常,大量出血難以控制。
黃振銘回憶,當時醫療團隊面臨艱難抉擇是否立即放置葉克膜(ECMO)。醫師提到,葉克膜不是萬能,如果病人同時出血嚴重,裝上反而會更危險。與醫療團隊決定血管鞘以備緊急狀況。
只是,危機接二連三。黃振銘提到,個案術後出現嚴重凝血異常(DIC),腹腔大量出血,甚至因壓力過大導致呼吸器無法送氧,醫療團隊更在加護病房進行緊急床邊手術。
黃振銘說,當子宮被打開、瘀血如箭噴出時,個案的血氧才逐漸回升。且是門諾醫院創院以來,首次在ICU進行剖腹減壓手術。
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也透過針灸與中藥協助,協助減緩神經水腫、促進腦部功能恢復,中西合療的方式讓希望得以延續。
除了醫療團隊,個案丈夫也從手術當天起幾乎日夜守在加護病房,甚至多次被告知「可能撐不下去」,但仍堅定表示,「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救回她。」
經過一個月波折,個案終於恢復能下床行走,甚至親手抱起剛出生的小女兒「樂樂」。
黃振銘提到,個案能順利救回,不僅是醫療的功勞。「這一路上有太多善意在支撐,從護理師、社工、牧師,甚至清晨送來一杯熱豆漿的同仁,每個人都在默默付出。」
相關新聞
整天打瞌睡「恐早餐吃錯」!中醫揭一週菜單:3類食物小心害疲憊
鬼月不敢開刀?醫遇實例「刀量真的較少」 研究:不影響安全性
愛愛到一半突然軟掉!醫曝「5警訊」:更年期上身
最新生活新聞
-
-
兩岸文旅與人才交流在福州上蓮鄉浪漫舉行 梅臺歡聚浪漫情懷難忘!
(15 分鐘前) -
法籍修復師駐點北港朝天宮 跨國交流紙質文物技術
(20 分鐘前) -
張善政視察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 提高餐補助上限、在地食材守護食安
(24 分鐘前) -
大亞集團慶 70 週年!從電纜到綠能領航,公益與 ESG 雙軌並進
(2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