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世界民族電影起跑 70場次免費看

文化部主任秘書林宏義、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主任高玉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褚明仁、電影《孽子》導演虞戡平、《搖籃凡世》導演張吉安、《KANO》導演馬志翔、監製魏德聖、《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導演林孝謙等出席今日開幕式。(圖/記者李青縈攝)
[NOWnews今日新聞] 文化部主辦的「2025世界民族電影節」今(12)日開幕,一路到至9月21日,為期10天,開放民眾開放網路及現場兩種方式免費索票。今以蒙古電影《狼群總在夜晚來臨》揭開序幕,電影《桂花巷》女主角陸小芬擔任宣傳大使,文化部主任秘書林宏義說,希望透過不同文化的電影,傳達跟著電影去旅行的內涵。
世界民族電影節在臺北、臺中、嘉義、臺南、高雄及花蓮同步舉辦,精選21部國內外電影,免費放映70場,邀請民眾展開一場跨越文化與地域的影像旅行。
開幕片《狼群總在夜晚來臨》由澳洲導演嘉布麗葉兒·布雷迪(Gabrielle Brady)執導,透過蒙古家庭的視角,描繪在氣候變遷與城市化壓力下,蒙古社會所面臨的文化流失與身份重構。閉幕片則為台灣首映的《與達賴喇嘛談心:尋找幸福的智慧》,邀請觀眾探索幸福哲學與生命智慧。
文化部主任秘書林宏義說,世界民族電影節自創辦以來已邁入第四年,從最初專注於蒙藏民族電影,逐步擴展至全球民族議題,也納入台灣原住民族、新住民及性別平權等面向。此次修復重映的經典國片《桂花巷》、《孽子》,將帶領觀眾重回台灣電影黃金年代。
獲選國片《KANO》編劇魏德聖回憶籌備過程,「當時心理狀態很糟,還好遇到馬志翔,決定一起把故事完成。雖然電影長達三小時,幸好最後獲得觀眾支持取得佳績。」執導的馬志翔則表示,棒球在我國不只是運動,也代表民族自強、不放棄的精神;希望把正向力量帶給觀眾。
《搖籃凡世》導演馬來西亞張吉安則提到自己童年深受《桂花巷》感動,今日跟陸小芬同台期待日後有機會合作。《新來的小朋友》印尼導演陳聖元則分享,影片希望呈現移民、移工故事,希望打破刻板印象,也描繪如何突破離鄉背井的心境。
今年電影節規劃「世界民族大觀」、「亂世浮生路」、「電影是本書」、「成長出發吧!」及「性別平等了沒?」五大單元,放映多部國際佳作與國片,包括2024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A面:我的一天》、從孩童視角看民族認同的《新來的小朋友》、熱血勵志的《KANO》、以台語原聲重現的《桂花巷》、以及台灣戒嚴時期唯一同志電影《孽子》。
電影節開放網路及現場免費索票。網路索票於每場次當日放映前3天,在官方臉書預約登記;現場索票則於放映前1小時於服務台排隊領取,每人限2張,額滿為止。相關訊息「2025世界民族電影節」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wefftw
相關新聞
文化部追加預算2.8億遭全刪 李遠:對文化人太不公平了
不滿太多人吸納稅人血當側翼 王鴻薇:再砍文化部追加預算2.8億
藝人淪為統戰工具?文化部約談完畢 李遠喊:請記得「我們台灣」
最新生活新聞
-
-
最後一波!去沙崙科學城看智慧綠能怎麼玩真的!限量免費報名
(2 小時前) -
臺南榮服處拜會地區榮車中心 協助退除役官兵就業
(2 小時前) -
金門9/13-9/17啟動教師中秋雙十未訂妥機位需求調查
(2 小時前) -
從智財權到新創 「工研院創新週」9/15重磅登場聚焦產業落實動能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