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莖增大術是什麼?醫解答:留意2風險

有男子接受陰莖增大術後,意外死亡,醫師表示,手術風險要留意的包括感染及組織缺血壞死問題。(示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台北市中山區一間診所17日再爆出醫療意外,一名男子接受陰莖增大手術後,疑似在麻醉恢復過程中失去呼吸心跳,緊急送醫搶救仍回天乏術。醫師提到,所謂「陰莖增大術」大約分為3種,在手術風險上,可能要留意的是感染及組織缺血壞死,但基本上術前術後的照護都有做好,以專業醫師的角度來看,可避免掉不少風險。
顧家醫療總院長顧芳瑜受訪時提到,陰莖增大手術簡單來說有3種處理方式,包括自體脂肪、玻尿酸打入包皮,看起來就會比較腫大,這是較為傳統做法,但缺點是形狀可能改變,脂肪會被身體吸收,而玻尿酸會流動,時間久了會導致不好看。
另外一種則是異體真皮,就是將捐贈的皮膚中,去除皮膚細胞,成為一個蛋白質骨架,再移植到包皮下方、海綿體上方,接著身體組織會長入骨架,成為海綿體的一部分,也就讓陰莖真正變粗,好處在於硬度提升、形狀也較好看。
顧芳瑜指出,相較於玻尿酸的方式,可能看起來會較大,可是會「軟軟的」,有點「果凍感」,實際使用的效果也不佳。
還有一種包皮摺疊手術,顧芳瑜表示,在割包皮時,將皮膚去除,留下皮膚下層組織、對折,等於順便割包皮,好處在於因為這是本人的,沒有什麼副作用,缺點是可折疊的範圍有限,可能會出現前面很粗、根部很細的情況。
在風險或後遺症部分,顧芳瑜指出,包皮摺疊手術因為是自己的組織,所以沒什麼後遺症,但效果不太好;至於自體脂肪注射相對沒什麼傷口,但脂肪細胞可能會死亡,就會變成硬塊留在上面,陰莖上會佈滿硬塊,有如狼牙棒般,個案也會不舒服。
顧芳瑜提到,加上需要抽脂,可能會有萬分之一的機率出現脂肪栓塞、或是出血的情形。
20到60歲都有人做!醫:應留意找專科醫師諮詢
顧芳瑜指出,其實有做手術就會有感染風險,像現在的異體真皮主要是用皮膚植入,風險在於感染及組織缺血壞死。醫師解釋,因為這類東西非常營養,一旦有細菌跑進去,就會造成嚴重感染,在這類手術上,無菌、感染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常見的短暫併發症,顧芳瑜說,以手術完3個月內,可能會出現勃起時有痠痛、有點縮短的情形,但這是因為剛放入材料,需要與海綿體融合等。
但整體而言,顧芳瑜說,以診所進行過幾百例的個案,做好預防措施及照護,目前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且原則上不會影響勃起功能。
顧芳瑜表示,相對在現行材料越來越穩定,技術上愈趨成熟,會進行手術的人也變多了。年齡層上,醫師指出,其實從20出頭歲,到年紀50、60歲都有人進行。
顧芳瑜說明,這類手術比較類似醫美,但亞洲人與歐美比起來平均偏小,若較沒有信心,可能就會想藉由這類手術改善;且有不少住在歐美的患者也會回台進行。另外,相較之下,更多韓國人會進行相關手術,原因不排除和自信心脫不了干係。
而顧芳瑜也推測,相關案件診所的狀況可能與沒有麻醉專科醫師監控有關。
不過,顧芳瑜說,無論是哪種手術,一定要先由專科醫師諮詢,因為泌尿科專科醫師進行的手術案例多,加上對於陰莖構造也有充分了解,可在手術上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錯誤及損傷。
同時,在手術時,一定要由麻醉專科醫師進行監控,才能得到較好的手術風險控制,配合麻醉專科醫師加麻醉專科護理師的專業的團隊進行麻醉,以確保手術安全,且術前、術後要進行完整的評估。
相關新聞
北市診所「陰莖增大術」釀死!衛生局已稽查 違規次數曝
58歲女痛到冒汗仍出遊!罹子宮內膜癌四期 出現2異狀「別鐵齒」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超過日韓!風險高、篩檢率卻下滑 專家籲納公費
最新生活新聞
-
南投縣 一週天氣預報(10/20 05:00發布)
(2 小時前) -
苗栗縣 一週天氣預報(10/20 05:00發布)
(2 小時前) -
苗栗縣10/20 今日白天 陰短暫陣雨 溫度: 24 ~ 28 降雨機率: 60% (10/20 05:00發布)
(2 小時前) -
新竹縣 一週天氣預報(10/20 05:00發布)
(2 小時前) -
新竹縣10/20 今日白天 陰短暫陣雨 溫度: 24 ~ 26 降雨機率: 70% (10/20 05:00發布)
(2 小時前)